专栏名称: 眼科医生许琦彬
许琦彬医生的大众眼科平台:眼科知识和科普的传递;眼科患者和同行的交流;眼科公益、从医岁月和心路历程的的记载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眼科医生许琦彬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李奇志

眼科医生许琦彬  · 公众号  ·  · 2018-10-10 09:27

正文

此ppt讲课展示为李奇志授权,志在分享、传道、解惑,版权归李奇志所有!



临床眼病的大夫中,恐怕白内障手术大夫是最有成就感的:手到病除、重见光明、分分钟搞定......
记得和我的一位恩师在闲聊时,他开玩笑说到:“曾有一段时间,觉得没有不能做不敢做的手术,没有搞不定的情况,但是后来发现,即使你再牛,也有闹不清、搞不定的时候~因此,手术关乎患者的眼健康,要慎之又慎,要关注各个细节!”仅将此段玩笑话与每一位眼科手术大夫共勉!
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我做的好好的,就破囊或咋样咋样了.......佛家讲因果,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黄斑囊样水肿是个啥情况~
看到这张图,每一位眼科医生都会认识~
定义和黄斑水肿的常见原因我就不再多说了~既然是讨论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就说说它的发病机制。
这个综合征的外文名字我一直不会读,有高手请指教哈!谢谢!呵呵
虽然有各种学说,但是总的趋势是随着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其发生率是逐步下降的。是不是很令人振奋?
本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类。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病人,常常合并有许多原有疾病,我们要有全局观念,综合考虑;手术因素需要我们苦练手术技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手术理念,否则,我们将沦为一名只追求速度技巧的手术匠。学乐器的人很多,炫技的人不少,而成为音乐大师的却不多。我的理解,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单在他的技巧高明,而在于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以及对音乐细节的关注高人一筹。而对于其他的因素,我们只好祈祷了~哈哈
患者原有的疾病中,糖尿病和葡萄膜炎是重灾区,需要关注;同时,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和黄斑前膜的影响也需要重视。
手术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超乳手术的普及使其发病率显著下降。仔细分析对比一下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思考,从ICCE到ECCE到SICS再到PHACO,手术的方式在变化,而我更关注的是白内障手术理念的变化。这种理念变化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认识的。
我相信,将来还会有更新更好的技术出现!我为能够见证这个高速发展的眼科时代而骄傲!也希望自己有一颗更加卡陈昂的心灵,去不断学习,不断迎接更加伟大的时代!
微创手术不仅仅是切口做得更小、手术做的更快,而是在手术的方方面面;比如:术中术后眼压的控制、对前房稳定的控制等等。再细化一些:比如对前房稳定的控制,不仅仅是在超声过程对浪涌的控制,同时还要关注做切口对前房稳定的影响、进出器械对前房稳定的影响、植晶体对前房稳定的影响乃至水密切口时也会影响前房的稳定;因为,这些所有的不稳定,都有可能造成玻璃体或前膜对黄斑的牵拉,最终形成CME。
前房的不稳定和眼压的波动就像过山车,其实对眼球的损害是很明显的,轻者造成炎症,重者可造成视神经损害甚至爆脉。So,维稳!维稳!维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大凡跟过我的台的,都知道俺是最忌讳不稳定的,强迫症已经形成,无药可治了!呜呜~
这些都是囊内手术或破囊后易发生的问题。对于破囊,俺常常口口声声说:破破更健康!其实是:破破心很慌!
反对的;现在一体的折叠人工晶体为了减少后发障,大多数都有方边设计,如果植入睫状沟,容易造成虹膜后表面顽固性脱色素,引发葡萄膜炎症和青光眼,需要注意。所以,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是最佳选择。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哪怕测算出是0D的晶体,也是建议植入人工晶体,以获得良好的晶体虹膜隔,可以有助于稳定前后节,从而减少CME。
很多时候,我们手术时,用开睑器撑开患者的眼睛,拉过显微镜,患者会说:“受不了!好刺眼!”我们会说:“没事!看着亮灯!一会儿就好!”What?!真的是这样吗?你骗谁?你自己试试将瞳孔散大,躺倒显微镜下直视它五分钟吗?我没试过,因为,我害怕一件事:那就是:光! 损! 伤!
这还没完!因为这个7%的比例并不准确,因为轻度的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在检眼镜下是看不到的,所报道的病例可能只是少数最严重的病例。所以,光毒性的黄斑损伤是远大于这个比例的。是不是触目惊心?
不信吗?俺上图!有图有真相!
相信了吗?
扯了这么多废话,上点干货!这张图有助于帮助我们如何在手术时来摆好正确的眼球位置,以减少显微镜光损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