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一词来自于远古时期的渔民,他们以打鱼为生,在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危险,“风”即意味着“险”,“风险”由此产生。
关于风险的定义,理论界普遍认为: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对于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将预期损失降到最低。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低位运行,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诸多风险,要做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就要正确地认识风险管理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呢?
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整个业务流程和授信链条各个环节,通俗地来讲,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风险管理排的是“雷区”,这是从合规审查的角度来讲。
风险伴随着损失,而预期的损失不仅仅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还包括上级部门的处分、监管部门的处罚、对外声誉的毁损等等。而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政策、监管的要求、总行的制度,明确哪里不能去碰,哪些不能去做,排除政策和监管的“雷区”,确保业务安全合规通过,不留隐患。
其次,风险管理防的是“万一”。这是从风险判断的角度来讲。
对一个客户,一笔业务,业务部门往往看重的是客户的常态,比如客户经营和财务情况是否正常,还款和清息正常,而风险管理则侧重于,通过客户经营、财务等情况的蛛丝马迹,来分析判断“万一”发生异常变化,我们是否能够承受,能够有效地控制。
第四,风险管理守的是“底线”。这是从风险缓释的角度来讲。
风险是无法消除的,但是是可以控制的。假设被列为小概率事件的“万一”会发生,补齐的短板不够牢固,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风险管理则要设定安全垫、设定底线,俗话说“拉个垫背的”,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担保、保证金、账户监管等风险缓释措施,或者提出资产负债水平、业务增长水平、对外担保量等持续条件的监管要求。
第五,风险管理敲的是“警钟”。这是从风险预警的角度来讲。
一笔贷款发放了,除了按月收息,按时催收,是否就完事儿了?显然不是!在这一个环节,风险管理就是要持续跟踪客户的经营动向,发现风险隐患,对于可能危及到信贷资产的不利因素,及时预警并做出安排。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潜在合作机会,及时反馈,快速地作出反应,形成客户管理和业务操作的闭环。
第六,风险管理做的是“善后”。这是从风险化解的角度来讲。
客观来讲,即使经过上述所有的努力,风险依然会存在,预期损失还是会发生。这个时候,风险管理就是要发挥化解的作用,对于产生的风险贷款,结合客户经营现状、还款能力,采取贷款重组、现金催收、以物抵债、法律诉讼、资产核销等风险化解措施,将银行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在正确认识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要真正做好风险管理,还要构建相对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取得风险管理的实效。
从横向来讲,管理范围从“贷中审查”向“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两端延伸。 首先,实施审贷分离。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前台部门承担整个业务流程的调查职责,而风险管理部门承担审查、审批职能。其次,推行过程管理。在强化贷中审批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嵌入授信业务的全流程。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环节,由风险管理人员参与作业,提升风险管控质量。
从纵向来讲,风险体系实现总分支机构层级贯通。在总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下,逐级落实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对于机构设置、岗位职责、管理要求形成体系化的要求,逐步实现垂直化管理,建立相对独立的报告线路,实现风险管理在理念、偏好、执行方面落到实处。
要做好风险管理,就要根据产品种类、客户户风险特点和业务需求,对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落实实质风险的前提下,突出关键环节管控,提升全流程的效率,建立标准统一、重点突出、职责清晰、操作规范的业务流程。
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四个重要节点:在贷前核查环节,要重点核查客户和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包括客户基础信息、征信情况、关联企业、交易背景等,为后续审批打好基础。在贷中审批环节,要严格审核业务背景,测算有效需求,紧抓第一还款来源,落实有效的抵押担保。在贷款发放环节,重点审核合同及法律文书的填写规范,区分不同客户和产品的抵押、保险、公证及其他贷前条件的落实要求等。 在贷后管理环节,要抓重点、抓规范、抓反馈。要关注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区域、行业和客户,开展专项贷后检查工作;要区别客户、产品、担保方式,设计有侧重点的贷后检查模板,避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要建立风险预警反馈机制。对于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快速做出反应。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