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广州,不是暴晒就是暴雨,在传统老城区随处可见的骑楼就是为了应对如此极端天气而形成的岭南特色建筑风格。
在广州的新城区,则同样有具有特色的设施,广州首个风雨连廊系统——中新广州知识城风雨连廊系统已逐步投入使用。当地居民和工作者,开始体验出门可避免日晒雨淋的便利。
风雨连廊为当地借鉴新加坡的市政设施而设计建造,旨在解决风雨日晒天气下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今,这种风雨连廊也来到了科学城!
近日,黄埔行政服务中心及周边风雨连廊工程被列入2019年黄埔区拟建重大项目,目前正在公示。
风雨连廊项目位于萝岗街,行政服务中心周边。项目总投资15752万元,全部由财政资金解决。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黄埔行政服务中心及周边风雨连廊,以地铁口(萝岗站、香雪站、苏元站)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建设总长约15.8公里,包括水西路、开创大道、汇星路、香雪大道、香雪一路、香雪二路、香雪三路、香雪五路、开萝大道、萝平路、笃学一横路、峻福路等13条道路。
风雨连廊宽3米至4米,高3米至3.5米,结合建设区域道路情况设置。主要内容包括连廊主体工程,照明工程,道路、绿化破除修复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风雨连廊是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能够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将满足周边居民日常出行、休闲需求,创造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构造特色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空间品质,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那么风雨连廊长什么样呢?可参考知识城已建成的风雨连廊,连廊整体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主体为钢结构,顶板采用蓝色和褐色相间的PC耐力板,支架间还建有绿色树状装饰,平添一份趣味。
人行道的一侧是绿色草坪,错落有致的鹅卵石、鲜花、绿树点缀其间,另一侧是蓝色塑胶跑道,以及设置了路灯、绿树的绿色分隔带,不仅方便市民的日常活动和锻炼,同时也对机动车尾气进行过滤,为市民提供更环保的生活环境。
据悉,这些风雨连廊虽然款式不一,但基本能覆盖到地铁站和站外接驳的公交车站,并延伸到距离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最近的小区或办公单位入口。如遇风雨或者暴晒天气,市民离开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均有一个暂时避雨的场所,甚至可以顺着连廊步行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