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广西灵山县成立〈
武则天她妈在钦州
〉历史文化工作组》。本人有点眼花,忍不住惊叹起来,武则天在广西灵山干了什么事,一千多年后,灵山人民还念念不忘,对她破口大骂。
本想查查资料,看看武则天在灵山干了些啥,再仔细一看,明白了,
标题的意思不是骂武则天,是武则天她妈在灵山,
也就是说,武则天她妈曾在灵山呆过。
这下更糊涂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尽管生活作风败坏,养了一堆面首,但治国方面,很有一套,在位期间,经济发展,政治较清明,对外交往成就非凡,有人称为武周中兴。
研究武则天她娘,不如研究武则天的爹。她爹叫武士彟,隋未木材商,非常有钱,曾资助唐高祖李渊大量钱财,为唐朝建立立下功劳,官至工部尚书,被李渊封为应国公。
放着这么一位大人物不研究,去研究武则天的娘,真是吃饱了撑的。
有位网友说,你不懂,武则天、武则天她爹虽然有研究价值,但是,与广西灵山县没有渊源,灵山县想研究,没有理由,但是,武则天她娘则不然,据当地有心人考证,
武则天她娘与灵武县有点交集。
这年月,名人,特别是历史名人,是一大笔无形财富,研究发掘得好,可以吸晴,营造出网红效应,游客不远万里蜂涌而来,给当地带来大笔财富,各地不是喜欢历史名人,而是喜欢钱,
只要能捞钱,死了几百、上千年的人,也得从坟墓里出来,为当地送钱。
此外,一旦确定研究方向,得到上级批准,意想不到的好事就来了。首先成立研究组织,老领导挂帅,其他人物尾随其后。组织成立,就可伸手要钱,县里工程,县里出钱,县里不出钱,也可向企业募捐,说是募捐,说白了就是摊牌。
有组织有钱,还得抽调各色人等,充实其间,进行研究,于是好多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如果研究出武则天她娘在那个地方生活过、停留过,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就可发掘出来。但是,武则天她娘是一介不起眼的女流,在哪儿呆过,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肯定没有明确记载,这时就靠想象了,否则研究机构研究个啥?
再之后,就要上工程了,建个亭子,修个碑,这是最低档次的工程,搞不好还要建个大大的纪念馆、树个几十米高雕像、建个园子,这学问就大了。
好多地方都这么玩。至于说纪念建筑能不能吸来游客,能不能带来效益,另说。前几年,有的园子没建成就烂尾,有的建成后,没有游客,成了流浪狗猫、乞讨人员的居留之所,有些园子干脆一拆了之,造成巨大浪费。
这都是玩剩下的招数,灵武县还这么玩,不嫌腻歪?
不嫌腻歪也行,将这项工程起个好听一点的名字不难吧?
直接叫武则天她妈,这名字要多土有多土,要多俗有多俗,像妇女骂街,又像痞子斗嘴,一个县几十万人口,挑不出几个文明雅人,起个高雅点的名字?
灵武回应说,武则天她妈这种叫法,是一位叫“钦州土豆”微信公号,推送的系列文章中的称法,县里没做改动,直接命名。
现在,网络写手为了吸晴,爱起惊悚、怪异的标题,称之为标题党,可以理解,人家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标题不吸引人,很快沉入海底,多可惜?好多人以此为生,只要不是太离谱,应该包容。
但是,县里直接将近似骂人的标题拿过来,就说不过去,还下文件公开宣扬,
不是县里水平低,就是哗众吸晴。
广西是山区,灵武县地也不平,那里百姓都安居乐业?好多民生问题等着县里解决,这些问题没解决之前,翻这种毫无意义的历史老帐,没有任何意义,弄不好还会劳民伤财,赶快停止为上策。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
abc66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