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诗词赏读
诗词名作赏读,小众诗歌解析,原创投稿展示,诗词格律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诗词赏读

你听过最有气势的古诗文是什么?

古诗词赏读  · 公众号  ·  · 2024-07-01 06:30

正文

0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千字文》
《易经》里有“天玄地黄”之说, 《淮南子》里则说 上下四方称为宇,古往今来叫做宙 ,云天之上有日月设、星辰列。 天高地远,宇宙莫测, 有什么是会比这种造化的无穷更有气势?
02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
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自夔州赶赴宋、金对峙的前线南郑,担任前敌指挥部中的负责人员。到任后的他,多次奔走前线视察敌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还提出自己的军事主张。一年 后,陆游奉调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他便根据这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从军经历,写下了这首《金错刀行》,表达对朝廷懦弱的不满。
他沉痛地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也一定能够报仇灭秦。难道我泱泱中华,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唯其情感极愤激,方显出一往无前之无畏气势。

03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维《老将行》

王维的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这一生他东征西战,功勋无数,到最后却落得一个“无功”被弃、任“蹉跎”的可悲下场。 然而当烽烟再起,他仍会不计前嫌,请缨报国——驰骋疆场三千里,一剑抵挡百万师。
“三千里”、“百万师”与“一身”、“一剑”相对,更烘托出一种 单枪匹马面对整个世界的悲壮与无畏。
04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这便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生。
公元1185年,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常到附近山水名胜游览。一个清秋的夜晚,他来到博山脚下一户人家投宿,触景生情,遂写成了这首寄寓遥深的小令。
他愿持钢刀利剑,上马杀贼,沙场点兵,现实却逼迫他只能执起羊毫软笔,一任泪洒宣纸,白发丛生。

05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首诗大约作于苏轼从海南岛被召还时。 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他说: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天地间这样壮阔奇绝的景象,纵使九死南荒,我也不后悔了。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度?
06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李贺《苦昼短》

元和(806—820)年间,唐宪宗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竟然到了委任方士为台州刺史的荒唐地步。皇帝如此,上行下效,求仙服药、追求长生,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李贺此诗即为讽喻此事而作。

他说天的东面有一棵大树,名叫若木,它的下面有一条衔烛的神龙。他要斩断神龙的腿,把龙肉吃了,太阳无法运行,昼夜不在更替,时间也就凝固不动了。如此,生命得以永存,人们不必为此哀伤了。这个幻想充满着激情与浪漫的气质,它闪亮着理想与智慧之光,使艺术得到升华。

07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在真州、温州等地,聚兵抗元。 次年十二月,在潮州,他兵败被俘,被押送至燕京,无论敌军怎样招降,他始终固守本心。1279年过零丁洋时,他写下此诗,以明志节。
在这个世上,唯有死亡足够公平。你无法把握自己的出生,却可以选择如何死去。
08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临刑前,他还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09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清代陈廷焯: “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1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载

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使百姓安身立命。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这四句话,是北宋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冯友兰先生称其为 “横渠四句”
人生世上,我们并不只是单单活着就够了,而是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于是便有了理想,有了信仰,有了对理想的追逐,有了对信仰的持守。
我们常常会用“气势”这个词,
气势磅礴,气势如虹, 气势汹汹,
可是气势究竟是什么呢?
外强中干, 狐假虎威, 那不是气势;
真正的气势应当是天地宇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