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假装在纽约
世界的广阔和美好,内心的浩瀚与宁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新晋冠军 ·  4 天前  
阑夕  ·  我正在与@新浪科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假装在纽约

想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去他家看一下就知道了

假装在纽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12-07 23:44

正文

这两年盛行“爆改”出租屋的推文,套路一般是某90后租了间老房子,通过精心装扮和DIY,劫后余生换新颜。普遍的北欧风、极简风家居看起来也都步骤简单,让人看了就觉得“好像不难,我也可以!”


我的朋友熊猫小姐就是这么想的。作为一个时尚从业者,熊猫小姐不缺品味和自由时间。她租了一套小一居,位置和户型都不错,房东也允许租客随意改造。


跟着中介看房时,她早就心中做好了规划:起皮的墙纸都撕掉,重新刷大白,永不过时;全屋的惨败日光灯都换掉,改成80年代工业风灯罩,配暖色灯光;阳台可以加一把1933年的NICOLLE STOOL 600工作椅,最好是已经坐出了光阴的痕迹那种……


图中即为NICOLLE STOOL 600


第一步是刷墙。看网上各路小清新的刷墙教程视频,感觉是个人都能嗖嗖地完成。熊猫小姐去建材市场买了腻子、乳胶漆和工具,连工作照都拍好了:头戴报纸帽,手握墙皮铲,一篇爆改红文即将出炉。


但很快,她发现了刷墙不是一道手续,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解决撕掉墙纸留下的印痕;印痕去掉了,墙也变得凹凸不平,需要重新砂纸打磨;打磨干净了,发现挨着卫生间的墙体已经渗水,必须做完防水刷两遍腻子,晾干后才能刷大白……


想象中的自己是这样的:



图  / Casa BRUTUS


但真实生活的结果是这样的:



图  / 当事人提供


算了算自己的时薪和刷墙所需要的时长,熊猫小姐果断预约了刷墙工。想象中的那篇“她花4000元爆改了90年代老公房……”的推文,再也没有机会面世。


改造家居有这么难吗?也不是。


我们的父辈结婚时自己打家具、用缝纫机做窗帘、沙发套都是手到擒来,那是因为经济所限,想要好的生活只能自己动手;Ins上各路博主的教程,也没有必要详细列举自己曾经的失败DIY经验,也许刷花过三四次墙,也许捡来当衣架的树枝垮过好几次……


小清新想象和现实的动手力之间会差这么多,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也往往缺乏克服困难也要自己来的决心。想要不将就的生活,可选择成本却越来越高。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只能接受一间光线暗淡装饰简陋和冰冷的出租屋,租来什么样,就住成什么样。


熊猫小姐的失败,是她太高估了自己的硬装修动手力,又过低估计了通过软装给家居改头换面的效果。


想避免大动干戈改格局,在短时间内把原来的房子旧貌换新颜,最有性价比的方式是改动内饰,用爱物的布置来突出居住者的个性和爱好,让屋子变成家。


由天猫出品、优酷和江苏卫视播出的一档家居真人秀 《大梦小家》 走的就是爆改路线。



和其他改装节目不同,《大梦小家》的主要卖点是明星+素人组合极速家居改造。胡海泉领衔苏醒和吉克隽逸组成的梦想行动队,要和设计师一起,在24小时内,避开当事人改造住房。


时间短任务重,且改造的很多也是出租房,基本就不可能大动干戈凿墙挖洞,必须通过内饰和软装的改动,让家庭变得更温暖宜居。


其中一期,节目组要让一对母子的简陋冰冷出租屋大变样,时限就是一个白天。


房子本身倒并不算破败,但基本没有太多个人特色,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看起来就只是个吃饭睡觉的宿舍。


10个小时后,当事人的母亲回到家,脸上明晃晃写着“我是不是走错了门”:


原本堵在门口的笨拙餐桌变成了明黄色的北欧风卡座,轻便又活泼;



母亲的卧室增加了收纳空间,儿子的卧室增加了他所喜爱的茶艺空间,忙里偷闲还可以在飘窗上悠闲品茶。


最让当事人意外的是阳台。吉克隽逸首先提出了“要用植物和鲜花让家里焕发生机”,胡海泉则邀请了一位专业的花艺师来设计这个家专属的植物花艺造型。



配合健身器材的加入,阳台从简单的家务区变成了母子俩的“起居室”:妈妈可以一边健身锻炼,一边在一旁欣赏打理绿植的儿子聊天交流最近的生活。



短短一天时间,不刷墙、不动工,全靠内装以及增添主人的兴趣角落,就让屋子变成了家。


有了不将就的家,才有不将就的生活。


从日本和欧美的城市发展史来看,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可能选择租房度过自己的青年时代,在这里经历恋情、创业、婚姻乃至于孕育下一代。和前辈相比,这一过程可能更长。


很流行的那句话“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感动了很多人,但生活是什么?它需要通过挑选一件又一件的心爱之物落实下去,把本来千篇一律的房子变成了自己的理想空间。


松浦弥太郎,有“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之称。他高中辍学后,就浪迹于美国,直到四十一岁担任日本老牌杂志《生活手帖》的主编,才是第一次正式踏入职场。


图  / 松浦弥太郎的Instagram ,下同


翻看这个最有资格“恋物”的男人的ins账号,每一帧照片展示的,简简单单就是一件心爱之物。一周的衬衫、戴了二十年的手表、盛放早餐的异国盘子……零零种种的小物件,构成了他所熟悉的家居生活。



用萨尔茨堡买的盘子,盛放烤得香香脆脆的面包,奖励要开始工作的自己。



早上起来,精心地熨烫衬衫和手帕,郑重对待基本的生活。



发呆的时候,忽略了时间,却发现了已经戴了20年的手表的新角度。



他收集了很多喜欢的椅子在家里,体会不同大小、材质的细节之美。



使用了很多年的工作台组合,椅子的头部要远高出桌面,因为“水都是从高往低流动,人如果头脑和姿势都低,思想也会淤积。”



从只有书籍傍身的流浪生涯,到逐渐被各种使用经年的爱物所围绕,松浦弥太郎在总结了自己人生信条的《100个基本》中写到:“钱要用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这才算是为自己的投资。”



放开享受物质,而不为物质所困,是新生活恋物症的精髓。


你选择什么样的东西,就会让屋子变成什么样的家。


日本的生活美学家光野桃曾说过,“时尚和室内设计在表现自己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自己的价值观。”


图 / 光野桃@Instagram,下同


她曾在33岁辞职,带着刚刚出生的女儿旅居米兰。从时尚杂志编辑变成了全职带娃的主妇,加上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心情十分沮丧。


改变的契机,是她无意间看到对面屋子的意大利老太太在布置厨房。


打扫干净后,老太太心满意足端来了一盆水果,放在操作台面上做装饰。那是一盆大理石制作的水果模型,出自意大利第一瓷器品牌Richard Ginori。


光野桃感叹:“在那个被拭擦得闪闪发光的白色空间里,色彩斑斓的大理石水果模型不经意地点缀其间,它们是唯一的装点……有一点点超现实主义,却又给人一种摩登的印象。”


从绝望的日本主妇到充满干劲的米兰主妇,不过是这样一盆大理石水果。


带来了春光的毛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