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关注冬季供暖问题,分析了供暖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文章提到,一些地方存在暖气不热、供暖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供热企业面临老旧管网维修资金、能源价格波动等难题。对此,文章建议加大对老旧供暖设施的改造力度,公开供暖工作进展和监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搭建用户反馈平台。文章还提醒用户正确使用供暖设备,了解供暖知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冬季供暖问题
文章关注冬季供暖问题,分析了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暖气不热、供暖不稳定的问题。
关键观点2: 供热企业的难题
文章提到供热企业面临老旧管网维修资金、能源价格波动等难题,影响了供暖质量。
关键观点3: 解决方案和建议
文章建议加大对老旧供暖设施的改造力度,公开供暖工作进展和监测数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搭建用户反馈平台等。
关键观点4: 用户注意事项
文章提醒用户正确使用供暖设备,了解供暖知识,如不乱动室内供暖设施,了解室内暖气常见故障及报修途径等。
正文
冬季来临,供暖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暖气热不热、室内温度能否达标,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感。
然而,在实际供暖过程中,一些地方仍存在暖气不热、供暖不稳定等问题,给群众生活带来困扰。
进入冬季,不少群众反映小区供暖问题。
除了暖气不热,与供热企业的沟通渠道不畅、报修被推诿、服务体验感不佳,也是群众反映的焦点之一。
对此,供热企业也有难言之隐。
一方面,
早年供热管网的建设标准和材料质量与现在相比有较大差距,
一些老旧小区的供暖管道维修和更新都需要资金投入,但资金来源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
暖气不热,居民不愿缴费,供热企业收费不足,供暖不积极,
又会导致供热效果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供热成本
,一些供热企业也会通过降低供热水平维持收支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鹏认为,
应
加大对老旧供暖设施的改造力度
,
定期评估和更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主动公开供暖工作进展、供热质量监测数据等,接受社会监督,
增强居民对供暖工作的信任。
对于老旧小区、偏远地区等供暖薄弱区域,以及困难群体和特殊需求人群,
需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供暖补贴或个性化服务。
同时,
供暖企业
应加强员工培训
,
提高其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搭建便捷的用户反馈平台,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一方面,
要正确使用供暖设备
,
如不拿暖气水当生活用水,不擅自拆改室内供暖设施,不扩大采暖面积或增加散热设备,以免破坏供热系统。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