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尽管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尚待发展,但已经有不少中国商人捕捉到了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发展”也意味着巨大的空间。
Sandra发现,在非洲的几年间,大城市里除了可口可乐工厂和其他的饮用水厂,最常见到的大建筑就只有花旗、渣打这种外资银行的办公楼,以及到处溜达的牛羊。可以说,非洲基本没有什么制造业,生活物资全靠进口,而这,也成了商机所在。
她告诉《天下网商》,早在2003年公司就在尼日利亚设立了办事处,但频繁变动的海关政策,以及不太稳定的局势,让她颇为头疼。
2011年,Sandra去非洲北部的一座城市待了一年。那时她已经有了女儿,心态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洒脱,“我走的时候女儿还不会走路”。在她看来,非洲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更适合刚毕业、单身、有冲劲的年轻人,特别是男生。“在非洲打拼的,基本都是男生。”
Sandra说,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是家里的生意,只能亲自坐镇。“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虽然你在非洲赚了钱,但只要人还在非洲一天,就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2007年,Sandra家族的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越来越多线下客户也转移到了线上。“一开始只是拿它做广告宣传,慢慢地,我们发现,通过国际站同样能打理生意,就撤掉了驻点,专心做电商。”Sandra说,前些年,很多非洲客户下订单之前会来中国考察,看到工厂之后才敢放心交易。但随着他们对阿里巴巴平台的信任度越来越高,这两年经过网上沟通就完成交易的客户越来越多,电商基本上替代了线下驻点的作用。
Sandra所在的飞亚纺织,主要生产非洲传统服饰布料
《天下网商》还报道过湖州商人宋淦金在非洲卖蚊帐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商人通过电商掘金非洲市场的例子。
2003年之前,宋淦金所在的湖州高睿经编实业有限公司,一直以内贸生意为主。但发现非洲市场的巨大商机后,宋淦金开始精耕阿里巴巴国际站。目前,他们公司九成以上蚊帐出口非洲,每年销售额稳定在1-2亿元左右。
宋淦金发现,这么多年来打过交道的非洲买家分为两种。一种较为传统,他们大多定居在广州或义乌,先在中国集中采购,再一个个集装箱运回非洲。第二种非洲买家,人在当地,他们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寻找中国供应商,这批人的规模日益壮大,订单量也越来越多。
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目前约有700万非洲注册用户,2017年第一季度,注册用户同比增长31%,其中,尼日利亚、南非和埃及均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假发饰品、生活用品、消费电子、时钟手表、机械产品和美容护理产品等品类,都是非洲买家的最爱。
李东所在的大连德慧化工,也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将抗疟疾药原料、饮用水生产线卖到了非洲。 “非洲很需要水和药。”大连德慧化工总经理唐立斌告诉《天下网商》。
非洲当地药厂和瓶装水线工厂
李东说,去年的非洲行,首先拜访的客户便是当地一家药商。“这位客户我们合作了十多年,之前他从欧美进货,价格非常高。与我们合作后,他们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参观厂房时,李东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家卖出的抗疟药原材料被压成片或装进胶囊。之后,这些药便会源源不断地送往药店和医院。“看到疟疾药物成品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这份工作值了!”李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