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半导体观点:封测板块基本面再研究,从规模、投资、技术三维度阐述封测企业现阶段投资价值,从估值和增量角度对行业未来再思考。
前两周的周报中,我们坚持以产业链调研和全球视野来跟踪半导体板块的边际变化,从而指引我们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做出行业面的判断。对于股票走势的判断,来自于领先的各项指标的跟踪和挖掘。我们试图从行业的先行指标上作出对下半年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一切先行指标的预计脱离不了基本面的分析和判断。本周我们以产业发展规律为内因,叠加下半年整个行业增长确定的催化,对于半导体封测板块进行基本面的再研究。我们将试图从规模、投资和技术三个维度来证明
大陆封装企业已经在追赶全球封测龙头的道路上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因此是板块中真正能享受本轮半导体复苏带来的产业链受益红利。
我们接下来的思考是,封装企业在已经出现规模效应和技术演进之后,从现在往后看,行业的天花板是否已经出现?是否还有增量的市场机会以及估值重塑?我们也将试图从几个角度来重新再思考这些问题。
规模效应持续提升增强企业行业地位
封装本质上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赚钱最难的行业,需要通过不断加大投资来赚取每一块钱上的边际增量。
国内封测三强(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的销售额在2016年合计达到280亿(长电科技180亿,华天科技50亿,通富微电49亿),同时期日月光的销售额约合人民币339亿人民币(日月光的封装业务部分),矽品的销售额184亿人民币,安靠的销售额246亿人民币。我们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的封测行业率先跻身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工,充分享受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长带来的行业红利。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陆封装企业依托下游市场的带动,在增速方面会显著优于海内外同类企业。
图1:2016年大陆封装企业规模VS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