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刚刚看书的时候,有些发困,上下眼皮硬是要搂在一起,脑袋不停地敲木鱼。敲着敲着,我突然自己笑了,在高考结束后,好久没有这样了吧~要知道大学的时候,可都是明目张胆地趴在桌上睡呢。
想来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一个小妈妈说有一个和孩子的共读计划,每天都划出一些专门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心中好生羡慕,有一个小天使陪在身边一起读书,肯定会更容易投入进去吧,当然如果是小恶魔,也可能不会~
忍不住想,怎样能够让孩子在“共读”的时间里更投入呢?脑中闪出了几个想法。
第一个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首先就是给孩子挑他感兴趣的书,除此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共读”的父母要能够在读书时表现得开心。
孩子虽然可能一时半会儿无法在书中寻到快乐,但他们会本能地想要和父母表现得一致,所以,开始时他们可能会装开心,但有些事儿装着装着就变成真的了。
第二个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读书是有用的。用途之一就是交流,每天读完书,都讲讲自己读书的所感所获,也听听孩子刚刚读过书之后的见解,既和孩子有了交流,又能够锻炼孩子总结的能力。用途之二就是要和现实生活接轨,在《银河补习班》中,爸爸和儿子趴在草地上朗读的那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遥不可及的文学变成了压在身体下面的小草,多美妙。
第三个就是要养成打卡的习惯。孩子虽然是长身体的年龄,但终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若有父母的监督、每日打卡的支持,百天过后必然会渴望整年,整年过后怎么会不想要挑战一下千日?千日的积累,足够让孩子自己独自坚持走下去的了。
哈哈,在找到女朋友之前,我要先把“养儿攻略”在自己身上实验一番,就做个“瑜伽、落笔、读书千日打卡计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