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安徽六安市政府部门和教育局的“人民公仆”们
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个流传了千年的道理
所以,在人民教师被拖欠相关薪酬(绩效和津贴)一年多忍无可忍上街讨薪时
他们几乎是下意识的,派出了人民警察来解决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这是套路,也是习惯
面对讨薪的教师
5月27日的六安是这么做的
5月5日的雨夜,湖南武冈也是这么干的
而且,果然都“解决了”
2、
至于解决的过程,自然少不了一些“肢体的冲突和接触”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件事情上,六安警方虽然备受诟病,出手有点重,但也有苦难言
身为基层执法人员,也并不比老师的情况好到哪里去
甚至,从感情上,老师很可能就是自己小时候的老师,或者是自己孩子的老师
况且,人家老师也不是向警方讨薪
欠薪这件事,是教育局和政府部门的事,根本和民警无任何关系
然而,互不相干的他们,却在无辜之中,站在了冲突的第一线
在撕扯之中,扯下了六安某些部门的底裤
那么,是谁把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放在火上烤,让他们站在了冲突的第一线呢?
正是对拖欠教师薪酬负有真正的责任的相关政府部门某些“人民公仆”
结果如你所见
老师们伤心伤身无奈返家,警方有苦难言备受责骂
而真正做了坏事需要承担责任的,却偷偷躲在后面稳坐钓鱼台毫无任何损伤
如此巧妙地解决办法
怪不得现在有不少地方把警察当成了处理各类矛盾问题的“擦屁股纸”
当成了自己不作为乱作为闯祸之后的兜底部门
警察叔叔成了难以收场之后的终极背锅侠
3、
实际上,在当地的一番“处理”之后
这事除了昨晚还比较火之外,今天就比较平静了
差不多基本要“过去”了
然而,欠老师的钱这件事,再怎么“运作和处理”也说不过去
今天晚上,央视首先忍不住了,发文表示:
要让被欠薪的教师有讲理的地方!
力挺六安讨薪的老师。
光明日报随后更是刊发题为《请善待接续文明香火的人》长篇评论,直指: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光明日报的这篇评论写得很好,光明日报毫不客气地指出——
拖欠教师工薪,而且长达一年之久,如果被坐实,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宪法》规定及其相关原则,也违反《教育法》《教师法》和《民法》。因之,拖欠教师工薪行为,其背后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没有一点法治意识的现实,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所在地社会治理状况的反映。
一个地方,只要存在拖欠教师工薪这种事情,人们便可以由此作为观照此地社情政情的逻辑起点。
六安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香火,之所以千百年来袅袅升腾、绵延不绝,也正是因为在最基层,存在着大量虽自身生活卑微但却矢志为文明接续香火的人。然而,
现在,那些要划亮火柴点燃香火的人,那些蜡炬成灰接续香火的人,却因为“香火钱”而无以为续,这叫人于心何忍,于心何安。
4、
光明日报的评论,其实指出了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不少地方为何每次财政紧张或者遇到各种事情,教师的利益总是最先被侵害,基层教师成为最先被牺牲的人群?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因为说是“财政紧张”,我所在的县的不少初中,拖欠老师工资一年半之久。
之前,我们学生并不知道此事,大概初二的时候,我记得,我的一位毕业不久经常被学生欺负年轻男老师,某次课堂上面对调皮捣蛋的同学,实在忍不住,谈起了自己一年多来没有领到工资还是尽心尽力风里来雨里去给大家上课,同学们却如此不听话,几欲落泪,然后失态,直接爆了粗口
同学们听了有点吃惊,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理解,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一两年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一年半领不到工资,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广大基层和乡村的教师
也就是光明日报评论中的“接续香火的人”
也就是学生作文中的“蜡烛”、“春蚕”、“园丁”和“灵魂工程师”
总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