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漫画。
孩子期中考试出来了,你还好吗?
不许告诉我,你娃又打了双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得知儿子成绩结果时,正在接他回家的路上。
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超出了预料。
全班平均九十几分,唯我儿子二十多分。
果然底线是刷新出来的,
我都怀疑当年是不是在医院抱错了。
但转念一想,
能考二十多分的孩子,绝不是普通人,
我想我儿子可能是个天才吧!
我没发怒。
我问儿子“你是不是很多留空没做?”
他带着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说“我已经尽力了。”
人家都说尽力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不发怒不代表我看开了,
我只是知道发怒生气毫无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冷静和理智,
是长期训练后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
成绩到底重不重要?
可能我习惯了糟糕的成绩,
于我而言,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不然呢,要逼死孩子和自己?
但又不得不承认,
成绩太差,确实让人为难。
毕竟孩子不只活在你的羽翼之下,
还活在一个更大的群体里,
我可以不在乎成绩,但更多人在乎。
孩子成绩不好,
意味着拖了班级后腿,拉低了全班平均分;
意味着老师教学考核可能不达标,会受罚;
意味着我的孩子给老师、班级带去了麻烦。
孩子成绩不好,
还意味着不能去更好的学校,
哪怕转到家门口都比登天还难。
分数看起来不重要,
却是他人生道路顺利前进的层层阻碍。
老师告诉我,学校有项规定,
如果能出示资料证明孩子“特殊”,
成绩就可以不计入班级平均分。
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
我儿子确诊过多动,
如果要说特殊,也属实。
我不认为多动是什么天大的事,
但如果让别人感到为难,我会过意不去。
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
所以,我给了资料。
晚上,我心情还是不太好。
忍不住把责任往米爸身上抛,
说他虽然每天陪作业,但没用心,
怪他没有去研究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云云。
米爸不吭声,默默地听我抱怨。
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
也不是我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
我冷静下来,跟米爸说了声对不起。
但我还是难以原谅自己。
作为一个女人,
我很想当好母亲这个角色,
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方方面面都优秀。
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好父母,
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
尽可能学习提升自己,
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
但孩子学习依旧糟糕得彻底,
这足以在内心摧毁你曾经的百倍信心,
否定自己做过的一切努力。
就像你踏踏实实学习,勤勤恳恳工作,
但你还是买不起房车,不能给家人好生活一样,
你会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
有没有真正努力过。
所以,成绩重要吗?
从孩子漫长的人生长河来说,
成绩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但你内心依旧不可避免的产生种种挫败感,
怪自己做得不够,没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却又不知道怎样做才可以“更好”。
@jincecilia
在微博写了两段话给我,
让一直在倔强的我,终于忍不住泪崩。
“总有孩子让我们明白,人生不是我们想象的简单。很好,这样我们就会永远谦卑的看待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我们会慈悲,我们会宽容,我们会放下完美而求取真心,我们会看见不完美也没有那么可怕,岁月流逝,永远有下一轮的抱怨和不甘,教我们成为这个世界上平凡普通但总是温暖的人。
真的,你会分不清什么是你没做好,什么是你努力过但没做好,你很累了,所以和自己说,不是你是母亲就必须完美的,就算你害怕你的不完美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因为你不可能是完美的。会恐慌,因为我们是人呀。就这样。
想拥抱自己所有的脆弱。
”
这两段话,
也送给偶尔倍感困扰的你,
我们都会伴随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祝你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