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到社会对“给房养老”的不同理解和反应,住建部官媒迅速发声澄清误读,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通过记者与农民的对话,文章表达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真实想法,与网上一些人的言论形成对比。
文章提到一些在网上批评美国的人私下将子女送往美国,以及物理学家陈教授和司马某的言行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引发对人们真实立场和动机的思考。
文章表达了对“给房养老”政策的质疑和探讨,涉及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对未来的担忧,如鹅已经瘦成了惊弓之鸟,对未来可能的反应和变化表示担忧。
文章总结了典型操盘思维的两种模式:和众人之公成一己之私,和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功,通过案例分析了利益权衡和人性自利的中心思想。
文:凭栏欲言
当年可能听劈叉了
?
没等到
“以房养老”,等到了“给房养老”。
大概是社会反响太大了?住建部官媒迅速发声说存在严重误读,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哎呀,解释之后安心多了,
听起来似乎是个大利好?
01
大利好?
经济日报
:
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
北京商报:外资
今天对
A
股爱答不理 明天就让你高攀不起。
去年的利好,可能也听劈叉了?
02
有一记者问一农民:
“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
“可以!”
又问:
“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
“我愿意。”
记者问:
“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
“我不愿意。”
记者疑惑:
“为什么你愿意捐一百亩土地给国家,捐一百万给国家?为什么你一头牛不愿意捐呢?”
农民:
“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天天在网上抨击美国腐朽、落后以及破旧的知名教授金某,私底下却偷偷将儿子送去美国读书。那位物理学家陈教授,曾言之凿凿地表示在国内挣
2000块的日子,比在美国挣3000美金过得还要滋润。可谁曾想,话音未落,他的美国豪宅便被媒体曝光于天下。再说那位以“反美斗士”自居的司马某,谁又能想到他竟在美国置办了房产,甚至让妻儿在美国安家呢?
这世界,怎么这么爱劈叉呢?
03
“给房养老”又一个大利好?
会不会又听劈叉了呢?
没看看
去年的
历史?
04
历史从来不是嘴炮,历史从来都是利益,所以历史
总爱讲点真话!
听懂历史的真话其实很简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中心是人性
自利
,基本点是利益和权衡
:
1)
基本点:“我”的利益和“你”的利益该怎么权衡呢?
利益从不是白给的,而是博弈出来的
。
A:双方博弈力量有对等性吗?B:双方博弈发声渠道有对等性吗?
利益能怎么权衡呢?
2)
中心:利好?你出钱我受益?人性自利哪去了?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你出钱我受益?可是这钱又是从哪来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大部分人
嘴上
表达出来其实是对
环境
或屁股的迎合和
映射
,但一旦牵扯
实际去
做就是对
利益
的理性
权衡
!
这世界,真的这么爱劈叉!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