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例子和实际的例子
作为/不作为谬论最著名的体现是在哲学的“电车难题”试验中。这个理论最早由 Philippa Foot在1967年发明,目的是阐明对堕胎伦理的看法。和任何好的思想试验一样,这触及到了根本的问题,并有了更为宽广的应用。比如现在,人工智能成为了热点,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当任何行动都有可能导致有人丧生时,它们该如何做出决策呢。
Foot提出的电车难题是这样的:你站在一条铁路的连接处,这里有一个拉杆。有一辆失控的电车正从铁轨驶来。拉杆目前的位置是让电车笔直向前,但是在前方的铁轨上绑了五个(或者10个,100个)人。在铁轨的支路上,也绑了人,但只有一个人。你是否应该拉下拉杆把电车换到支路上去,你是要杀一个人还是救四个人?
大部分人面对这个问题会说他们会拉下拉杆,他们很遗憾这会导致另外一个人死去,但眼睁睁看着另外五个人死掉什么都不做会让他们更加良心不安。
然而,在实际中,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当问题并不会如此鲜明时,许多人会选择走开,而不去拉拉杆。这个谬论当然并不只会出现在生死存亡的道德困境中。我们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经常会成为这个谬误的受害者。
下面来看一个更加现实和实际的例子:你有一个朋友,她想把车卖了。你目前还没车,而且不急着买车,但你认为自己最终是要买一辆车的。有一个二手车经纪给她的报价是$3,000。你见过类似的车,车况很好,报价是$5,000,但你们俩都不够专业,不知道她的车是否有隐藏的问题,会让车跌价。但是,她建议你用$4,000把车买下,因为这是一个双赢:跟在中介那里买差不多的车相比,你省了$1,000,而她的车多卖了$1,000。
客观来说,这时唯一的问题是,这个车要修理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假设你觉得最终你有30%的机会要花$2,000来修这个车。我们回到统计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说你的期望损失是$600,比你省下的$1,000少,这说明你该把车给买了。
但是在实际中,这种不确定性足以让许多人放弃买车。买车的话,从统计上来看,你能剩下$400,放弃这个钱对你来说跟你从一开始就没报价要买车一样没有区别;但是,如果你买了车,结果真发现许多地方要修理,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蠢,还有可能怨恨朋友劝你买了她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