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极客不在乎外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似乎人人都想成为运动健将。推动他们不断追求极限的或许是古典时代对强健体魄的推崇,但这也有可能是一场“书呆子”扬眉吐气后的复仇。《书呆子复仇记》
新年之际, 马克·扎克伯格向全世界宣告自己2016年的新年目标是全年跑完365英里,并号召他在Facebook上的众多追随者加入挑战。他已经顺利达成计划,目前正在向下一个挑战发起冲击——参加铁人三项赛。苹果CEO蒂姆·库克早上五点就已在跑步机上跑步。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曾是专业健美运动员。杰夫·贝佐斯和埃隆·马斯克据说也都有“迷死人的胸肌”。某些拥有亿万身家的科技巨头不再满足于参与跑步、单车之类的大众运动。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不仅喜欢跳伞、“极限飞盘”和高空飞人之类的极限运动,还会在办公室倒立行走,甚至参加当地马戏团的飞人训练班。与高强度训练方案相伴的往往是异乎寻常的饮食安排。这种对健康的执着不仅限于少数身居高位的狂热分子,在整个旧金山都蔚然成风。
不难预见,书呆子们誓要“重塑”健身,就像他们曾经重塑其他事物那样。他们将身体看作一条待修改的代码,以健身手环等设备随时测量。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书呆子们还将要重塑健身行业。推特前老板迪克·科斯托洛(Dick Costolo)正在打造一个软件平台,用于帮助人们一同锻炼,互相鼓励保持健康。Zepp Labs通过使用3D运动传感器收集人们在打高尔夫球、网球和棒球时的挥臂数据来帮助他们提升运动表现。手机运动软件Strava让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进行单车或长跑比赛。
科技巨人们为何突然对健康生活有了兴趣?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精英阶层重新认识了这句维多利亚时代的格言:“高尚的灵魂寓于强健的身体。”但或许还有一个更有趣的解释:这是一场书呆子的复仇。从冲浪到空中飞人,从跳伞到宇宙飞船,从太空到长生不老……成就愈大,“追求极限”背后的焦虑感却是永恒的。
欢迎登录商论App浏览十月刊文章《书呆子复仇记》了解更多
拓展阅读
“善待怪才。你很可能最终得为他们工作。” 今天我们已经有更多的理由敬重怪才:他们不但是招聘中的热门,也们已开始塑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流行文化中有了越来越多他们的故事,公司和投资者则最好留心“怪才经济”的崛起。点击图片免费阅读十月刊主题文章《善待怪才》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 十月刊主题目录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关于预测与政策
预防犯罪:扒窃图谋
衡量公司业绩:观察者
卫星产业
卫星:个小数量多
地球观测:任何地方,所有地方
技术传奇:起起落落
书呆子的崛起
欢迎关注《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十月刊
现在订阅《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双语APP
全年订阅仅需298元
并可获赠经典合辑《新经济学》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