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创业家  ·  孙正义,又被骗了 ·  3 天前  
上海科创汇  ·  申报|松江区2025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今天,又一颗“定心丸”来了!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8-07-06 16:03

正文


7 6 日,敏感而漫长的一天。一大早,一颗定心丸来了!


《经济日报》主办的“证券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标题是: 《“去杠杆”已历时两年半,“稳杠杆”成现阶段主旋律》 。很快,新华社官网也转发了这篇评论。

文章说:

“去杠杆”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来,历时两年半,从实体领域逐步向金融领域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果,当前进入“稳杠杆阶段”。

在去杠杆举措大范围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尤其是 2017 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 2017 年杠杆率比 2016 年高 2.4 个百分点,增幅比 2012 年至 2016 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 10.9 个百分点。 2018 年一季度杠杆率比 2017 年高 0.9 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 1.1 个百分点,去杠杆成效渐显。

今年 4 月份,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 “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 ,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这既是对前期去杠杆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后续深化去杠杆工作方向的指示。

7 2 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会议提出,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成效, 结构性去杠杆 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这可以视作对金融领域去杠杆工作进展的阶段性总结。

估计很多读者看后,仍然一脸茫然。下面我解释一下。

所谓“杠杆率”,就是“负债率”。 中国的总杠杆率(不计金融企业)已经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7 年末达到了 250.3% 这给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风险,所以需要“去杠杆”、“降杠杆”。而“杠杆率”又可以分三大部门来观察。

非金融类的企业,也就是实体经济这块儿,中国的杠杆率堪称世界最高, 2017 年末达到了 159% ,这是最需要降低的。

第二块是“住户部门”,也就是居民家庭,官方公布的杠杆率为 55.1% ,过去几年上升很快;跟发达国家比仍然有一定空间,但显著超过了新兴经济体。

第三块是政府(杠杆率为 36.2% ),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比较低,因为财政收入充裕;但地方政府就不同,有一些隐性债务。

在上述三大部门里,最麻烦的是非金融企业。 其中,主要是一些大国企,和一些“有料”的大民企。

过去一年多,之所以能把“杠杆增速”降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实施了“债转股”。也就是说,一些很难偿还的银行贷款,变成了银行对企业的投资,转换成了股份。当然,一些大企业也变卖了资产,偿还了一些债务,比如万达、海航等,都有类似举动。

与“去杠杆”同时发生的,是金融行业的整顿,大量表外业务被规范,要么转入表内,要么放弃。所以,市场里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股市下跌、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从金融行业角度观察,就出现了广义货币 M2 增速不断下降,新增社会融资,银行总资产的增幅也不断下降。

现在,官方对于“去杠杆”的表述发生了新的变化。 正如“证券日报”文章里所说,最初是“去杠杆”, 4 月份变成了“结构性去杠杆”。到了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则变成了“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

而今天的“证券日报”的评论里,已经使用了“稳杠杆”的表述,并做到了标题上。很显然,这又有了新的变化。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四个阶段的措辞:


最初的“去杠杆”,显然是涉及到所有的杠杆,而且是要“去”,是要降低杠杆率;

第二阶段是“结构性去杠杆”,这显然是有保有压的意思

第三个阶段,是“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显然更加温柔;

至于第四个阶段,“稳杠杆”,含义显然就更加不同,已经不追求“杠杆率的下降了”,而是保持稳定就可以。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跟此前官方关于流动性的表述从“合理稳定”变成“合理充裕”,显然相映成趣,异曲同工。

这是在告诉市场——不用担心货币政策再趋紧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当然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有密切关系。今天,央行网站还公布了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对郭树清的专访。无论是郭树清的专访,此前易纲的专访,还是今天“证券日报”的评论,都带有向市场喊话的意思,意在关键时刻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今天 A 股飘红报收,上证指数走出的是 V 型反转,大盘一度跌破过 2700 点,但收回来了。至于我对股市、楼市的看法,此前栏目里多次谈到,没有新的变化。



致读者:


由于工作过于繁忙,从即日起对于微信公众号里留言咨询楼市的问题,每天只选择有代表性的回答20个左右。更详细的咨询活动,都转入“刘晓博说楼市”的知识星球内进行。希望读者理解。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你在买房中遇到难题,可以加入刘晓博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刘晓博说楼市”,通过 支付年费 (即日起调整为1599元) 的方式,获得更详细的咨询服务。


“知识星球”原名“小密圈”,是一个知识交易的APP平台,是内容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的渠道。


“刘晓博说楼市”,是刘晓博在“知识星球”开设的一个跟愿意 付费 的粉丝交流的空间(去年注册,2018年6月21日正式开始运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