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
这部分内容并不是鲁老师在《管理学》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而是在鲁老师的悉心鼓励下,同学们自发交上来的创新型成果。经过一门课程学习下来所获的心得,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真实经历和感受,我们收到了几位小鲁班同学关于自己的“四书五经”!
这里的“四书”分别指的是同学们读一本书(教材)、听一本书(听课)、写一本书(作业)和做一本书(行为);“五经”即人生经、学习经、生活经、恋爱经、友谊经
。鲁班一直强调输出式教学,鲁班更会作为一个创新、融合、共享的平台永远对同学们开放。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践行鲁班精神,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我的“
四书·五经
”
——L180101011603
李宽
读一本书:
《管理学》这本教材,确实是一本很有深度,却又能浅出的著作。看似是很简单的把我们生活中都有所知晓的道理和原则以书面化的语言,讲述了出来。让我,至少是我。能以体系化的视角来认知何为“管理”,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方式,对于管理有了全面,详尽的了解和解读。而课本中,举的生活中的例子,也为我们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模板,让我能以最贴近我的生活的角度明白知识大概的应用方向在哪里,这让书本上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变成了我自身的技能。让知识真正的对我产生了价值。
听一本书:
鲁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是我第一次的体验,我不得不说,是一种开创性的突破模式,从根本上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因为学并不仅是对于书本知识的读和背,更重要的部分是对于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探讨和交流以及老师的纠正和引导,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而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学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是经过了我们最终的思考产生的“知识,而在我们思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的加深着我们对于知识的印象,但这种印象的加深,并不是单纯的是对于知识本身字条的理解,而是对于知识本身的概念和含义的理解。这样,知识就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真正让我能做到“学以致用”。感谢鲁老师,您对于教学方式的精心策划。
做一本书:
纵然鲁老师课堂上,讲的再精彩,各位分享者角度各异的见解表达再精彩,但这些毕竟都是思想层面上的事,也即仅仅是理论而已。而理论想要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到我们的日常活动上,也即必须做到言行一致,方可说自己“掌握”了这项知识。而生活也正是因为不断的有新的内容注入,新的理论拿来实践,才因此变得永远绚丽多彩。如果我们总是千篇一律的生活,我想,生活总归会遁入“空虚”。所以,固然明白一件事很重要,但做出明白的事才是核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写一本书:
鲁老师每节课所布置的看似繁重的作业,则是再次颠覆了我对于“作业”的定义,当然,这也和鲁老师的课堂讲授密切相关。因为鲁老师的课,听起来并不像是在传授知识,甚至我都感觉不到是在向我们传授课本知识,而更像是游记,或者说是传记。而其中又潜藏着鲁老师对于世界的“鲁式见解”,这样的一节课对于喜欢听故事的我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也正是因为鲁老师分享了许多的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引导我往更深处思考,所以课后的作业,也给了我把模糊的思想意识转化为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观点的机会,甚至在刚开始的好奇到中间的疲劳再到后面,我慢慢开始享受做作业的过程,享受思想的火花喷涌而出的那种感觉。感谢鲁老师,让我养成了凡事多思考、多看背后深层原因的好习惯。
L180101成员
李宽
人生经:
只要你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还能愿意为了补足缺点继续前行,你的人生将会一直精彩绝伦而又货真价实,最终让你回味无穷。
学习经:
为了掌握知识而学,充其量是“背诵”。且学的越深入,你越会痛苦。但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去学,去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我想,你会越难越如痴如醉。此才可谓之“学”“习”。
生活经:
生活中,总有你做不到的事,总有你控制不了的事。但这些事并不全是坏事,也有许多好事,只是多数时候,做不成计划好的事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那石头一角露出的闪闪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