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来源 | 俞朝翎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钥匙和锁,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天,锁对钥匙说,他天天在家守门实在辛苦,钥匙却觉得自己在外风吹雨淋更苦。后来,钥匙想赶走锁头,于是偷偷藏了起来。主人找不到钥匙,就把锁砸了,扔进了垃圾桶。钥匙很开心,从藏身处跳了出来。但锁已经换了新的,钥匙没了用处,也被主人扔进了垃圾桶。太虚大师曾说:“利他则成自他两利,害他则成自他两害。”人与人之间,永远都是相互的,天下没有单方面的伤害,也不存在单打独斗的赢家。弱者拆台,两败俱伤;强者补台,互相成就;智者搭台,渡人渡己。像钥匙和锁,明明可以默契配合,守好家门,最终却选择了互相“拆台”。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多吗?很多。你和员工之间,就是在互相“拆台”。拆台,往往是相互的。我经常会问一线管理者,每天看起来,你真的好忙,可为什么我总觉得你什么都没做呢?活永远比员工多,每天忙得要死;为了更快拿到结果,总会选择撸起袖子上手干。明明都已经做管理了,却是团队最忙的人。员工早已习惯在管理者的光芒下,工作生活。一旦跳开“保护伞”,他好像什么都不会了,拿不到结果,也成长不起来。在公司里,很多时候,都在扮演着“救火队长”,哪里出了问题,就往哪里扑。实际上,不仅没有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反而出现“你忙死,员工闲死”的局面。员工一遇到问题,就会直接来找你。把解决问题的期望,寄托在你上。总有一天,你会被累死的。天天只顾救火,哪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们?你的低效管理,正在拆毁员工上台唱戏的机会。因为你是香饽饽,香饽饽最大的“好处”,就是众星捧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你身上。你会成为员工眼中的“打单机器”,更会成为团队中万能的人。当他有难啃的客户时,按照常理,他一定会找你做double call(陪访)。陪访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他是你的兄弟,帮他签进这个单子,他能赚到钱,你也能赚到钱。但很多时候,你渐渐会成为员工眼中的“打单机器”,是团队最大的topsales。单子是签了,直接甩给他一句:“看,多简单啊,你就按照这样做。”可员工真的有成长吗?下次再遇到同样客户,他首先想到的是找你帮忙。因为你树立了一个万能的人设——单子难啃,找老板,老板会帮我解决。渐渐地,你的工作节奏,就会逐渐被打乱。每天都是在处理紧急的事,重要的事,一件都没做。有句话说得好,团队的天花板,就是管理者的天花板。当你的能力不够时,团队能力就会上不去。
所谓“补台”,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有补位意识。
一谈到补位,很多人都会把它和“越位”搞混,其实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用比较形象一点的说法,越位就像是你用木棍把原本清澈的水搅浑。
而补位,则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在团队危难时刻力挽狂澜,给团队送上最及时的帮助。
补位,不是对所有工作的大包大揽,而是在必要的时刻,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补充和协调。
有补位意识的管理者,通常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不会轻易干涉和插手他人的事情,一旦团队需要,他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那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补哪些位?
首先,补领导的位,让他信任你。“上司能力强时跟着干,上司能力弱时帮着干”。
上司弱的时候,弥补其短板,发挥所长,及时补位,这是周瑜常做的事情。
而且周瑜补位时非常注意分寸,从不越位。早年孙策兵少势薄,周瑜竭尽所能招兵买马,全力支持。
曹操率兵来犯时,孙权惊惧,是战是降难以决断,朝中大臣主降呼声很大。
这时,周瑜迅速补位,分析利弊,为其宽心,请兵御敌,为君分忧,最终以“火烧赤壁”大败曹兵。
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取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给老板补位,就像他身上的一只胳膊可收可放。
要让领导看到你的能力,让他知道,你是帮他解决问题的。你的思路、你的想法,对他来说,是有开拓性作用的。
其次,补下属的位,替下属买单。买单就是负责任,所有的事情,你得兜底。
无论事情做成什么样子,作为管理者,你都会替下属买单,承担相应的后果,不要推卸责任。
取得成绩时,他们会看向窗口,把工作成果归功于他人,不抢风头,不摘果子。
工作出现差错时,他们会照镜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主动去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
同时,补位,也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难点和痛点。
通过亲自参与补位,你可以深入一线,对业务流程有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这不仅有利于在后续的工作中,制定出更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安排,还能提高你的决策准确性。
补台,就是哪里需要你,你就在哪里。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为别人提供平台,让其尽情发挥,自己亦能更进一步。就像韩信和刘邦,刘邦曾评价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最初在项羽手下,多次献策未被采纳,只被封为负责军粮的小官。心灰意冷下,才投奔了刘邦。而刘邦,则拜他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在军事上,任其发挥,韩信得以施展才能,百战百胜。做管理,就要像刘邦一样,学会搭台,让员工上台唱戏。真正能大放光彩的管理者,往往“什么都没做”,会在背后坚定地为员工提供支持。就像棒球比赛中的“救援投手”,救援投手总是在与对手差一两分的关键时刻出场。或许投球次数不多,却时刻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准备。不论场上形势多么恶劣,他们都会力挽狂澜。在失败时,也会主动担责。他就会像救援投手一样,虽然不是主角,但总能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出场,跟进情况各异的下属,始终把员工当成客户。首先,会思考如何让他成功。管理,就好比用筷子夹取食物,合格的管理者,就是要学会用筷子快速夹取食物。如何才能使好筷子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拒绝短期快感。当员工做不成事时,不要急着自己下场,而要做解决问题的教练。其次,懂得培养他。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通过团队拿结果,通过结果培养人。优秀的管理者,心中一定有大爱。愿意培养他,成就他,分享成功经验,为员工的成长负责。当你真正从内心关注他、守护他,帮助他成长,他是不会轻易离开的。因为你和他之间有情谊在,他会知道你是为他好,对他的成长负责。最后,要懂得放权。如果什么都掌握在你手里,员工是没有自主决策权的。他当然不愿意承担责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