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症的
发病率很高
,据统计,在中国和美国,花粉症的发病率可达
10%
左右,在日本更高,能达到25%左右。
那么,引起花粉症的致敏花粉都有哪些呢?
根据花粉传播途径,我们可以将花分成风媒花、虫媒花、鸟媒花、水媒花等等。
导致花粉症的绝大多数为
风媒花
,
它们
花色不鲜艳
,多数为非观赏花,
花朵细小而量多,不香,有时还有特殊臭味
,重要的是,
它们的播粉量都十分巨大
,对自然环境适应性都非常强,播粉范围广,生命力非常顽强,有时甚至可以漂洋过海。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老房子瓦片上长的各种杂草,稍微有点土壤,只要有点雨水它们就可以生长。
花粉症是
有
季节性的
,在不同的季节,致敏花粉也不相同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春季,也就是3~5月份,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树木花粉,这是我们的春季花粉,紧接着是牧草花粉,而7-10月,则主要都是杂草花粉——各种各样的野草,它们的播粉量尤其巨大,可以引起很严重的症状。
以我国北方为例,春季比较常见的是柏树、桦树、梧桐、白蜡树的花粉。
进入大概5、6月份后,又开始飘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像狗尾草、狼尾草等。
一进入7月份,
蒿草
的花粉就开始播散了,这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也是引起发病最多的花粉之一,尤其是在内蒙等地区,一到这个季节,甚至半座城的人都会出现花粉症的症状,其中很多人还会出现哮喘。
大籽蒿(白蒿)
在华北地区,这种葎草花粉也是是很常见的致敏花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拉拉秧”。
葎草
此外,豚草的花粉也很常见,这是一种外来侵入性物种。
三裂叶豚草(巨豚草)
影响花粉传播的因素有很多,近几年
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这也加剧了花粉致敏
。
在花粉的电镜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是一个非常光滑的花粉,而右边则是在城镇中的花粉,
表面吸附了各种污染物
,当这种花粉接触鼻黏膜后,本来应该阻挡住花粉的黏膜却被很快破坏掉,
花粉直接接触到了黏膜下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发挥作用,就会开始引起致敏,继而出现过敏反应。
我国近年花粉症的患病率快速增加,除了生活方式西化、清洁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以外,跟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