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经一度为一个问题深感疑惑:为什么身边的女同事都非得一起去上厕所?
当时苦思冥想得出来的答案是:因为一起去会显得比较合群。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进入了一个项目组,女经理跟我说:
看见那些老板们每天中午自己一个人去吃饭,深夜加班独自一人离开,就觉得他们很孤单。我真的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追求着“和大家一样”,所以那个项目组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
明明工作加班到晚8点就可以完成,大家非要拖延。
宁愿6点出去吃饭到9点回来,也要拖到12点才疲惫不堪地回家。
工作效率高的早一点走,就被视为“工作态度太差”。
极度拖延,极度疲劳,也毫无意义。但却一直持续着,没有一个人敢发声。
当一个群体以埋没个性为荣,评价绩效不以结果而是以大部分人所认定的加班为标准,这个群体必然渐渐地沦为平庸。
事实上,那个害怕孤独午饭的女经理,一直都没有升迁。这个项目也一直没做成功。
我想起了美国人詹姆斯. 瑟伯写过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来描述这种“羊群效应”: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虽然已经迟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一位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
你看,人在一个群体中就是那么容易迷失,人云亦云反而成了一种正确。
而学会不做一只只晓得跟从的羊,是我们一生必修的功课。
大家还记得不久前同样红遍网络的唐山收费站阿姨吗?
她的确够合群的。哪个收费站阿姨不是安安稳稳坐在收费室,礼貌客气地递过每一张收费单,兢兢业业地收钱,然后到了35岁“除了收费啥都不会?”。
因为身边的人都这样,世界就成了这样。一切,都成了理所当然。
然而,她没想到还有一个“理所当然”——就是老板在你35岁之后就偏好清退一切大龄员工。
谁越和大家一样,谁就越没有价值,越该清退谁。
乔布斯曾经在演讲中提过:
“过去我认为一个出色的员工能顶2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个!”
所以,出色的老板其实都鼓励你要做一个出色的人。只有平庸的老板才鼓励大家一直默默无闻。
盲目的所谓“合群”,不但抹杀你所有的创造力,还让本应闪闪发光的你,变得泯然众人。
曾经有一个段子刷爆了朋友圈:
一个老朋友想到我公司上班,让我帮忙推荐一下。
我去跟老板说:“老板,我的这位老朋友工作能力很强。”
老板:“有多强?”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比我还厉害。”
老板:“我知道了。”
第二天,我朋友来上班了。
第三天,我被老板炒鱿鱼了......
这个段子说明了啥?
说明了世界上所有的老板都是精明的主儿。谁厉害就留下谁,这叫物竞天择,还连抱歉都不跟你说。
什么叫做所谓“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我不一样”。
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天天想着“隔壁老王不是跟我一样差劲吗,我也随便完事儿就好",估计很大可能是和这个段子里的主人公的结局一模一样。
中国人常常不喜欢出头,喜欢同化在所处的一个群体当中。
甚至很多人会认为,假如自己和这个群体有什么价值观的出入,那就是自己错了,绝不是大家错了。
再比如,我发现在国外绝对“红灯停、绿灯行”非常守规矩的老外,来到中国也禁不住“诱惑”常常闯红灯了,反而显得我这个没车经过也站在马路边等绿灯的人是傻X一样。
殊不知,合群是需要成本的。
代价就是,你不但为了融入这个群体费尽了心思,别人省事你也纵容自己偷懒,别人不求上进你也不敢表现出半点野心,最终还失去了自己最值得炫耀的长板。
所以,大部分人,后来渐渐变成了自己年轻时最讨厌的那种模样:欺软怕硬、油腻圆滑、但求安逸。甚至从来不去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只是知道,身边人人都是这样。
一个人要脱离大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难?真的很难!
但是,拼尽全力保卫自己向上生长的价值观,却是愈到人生后期,我们愈赖以自豪的地方。
没有什么“群”值得你“合”一辈子,反而是与众不同的实力,会给你一生保驾护航。
作者: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
社科院课程推荐(点击下文查看)
社科院《新金融战略与企业上市并购精读计划》第八期火热报名中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专业IPO、新三板、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投融资等金融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138 2746 3969(同微信)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