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冰点周刊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11 小时前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  13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迎财神!人民日报微信万元现金红包送不停 ·  3 天前  
扬子晚报  ·  江苏一景区通知:暂停!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冰点周刊

西藏日喀则震后12小时

冰点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07 21:39

正文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西藏蓝天救援队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 郭玉洁 魏晞

见习记者 张仟煜 实习生 何新月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7日下午,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07”地震受灾救援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经初步排查,截至15时,定日县6.8级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130人受伤。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27个村,人口约6900人。措果乡居民尼玛努宗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地受灾情况很严重,已有救援队赶到现场,仍在搜救被困人员,“我们家的房子全部倒了,我的腿伤了”。
重灾区居民缺少食物、帐篷,救援队、医疗队已进入灾区
据媒体报道,定日县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在本次地震中受灾较为严重,大量房屋倒塌。
长所乡嘎布村一名26岁年轻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嘎布村已有3人确认遇难,都是中年人,也有人被坍塌的房子砸到头、腰,受伤严重。他告诉记者,救援力量已抵达,但现场仍缺少食物、帐篷。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消防救援队等多支力量已陆续抵达定日县灾区展开救援。当天,在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武警救援人员从一处废墟下救出一名被埋压儿童,也有重伤员被直升机转运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部队的(救援)人员、医疗人员都已经来了。” 在措果乡开超市的河南人史志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乡上的水、电都断了,饭也做不了,超市里的物资也被埋在地下,因为余震不断,他也不敢去拿。
7日下午,史志强开车前往200余公里外的日喀则市,拉方便面、矿泉水、被子等物资,准备捐给乡政府,“该帮助的要帮助一下”。
“现在缺保暖的东西。”史志强告诉记者,地震过后,乡上的大部分房子已无法居住,而这里夜里很冷,需要很多帐篷。当地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定日县最低气温-18℃至-14℃,最高气温0℃至7℃。
“现在最困难的是住的。”措果乡尼玛努宗也告诉记者,他家附近的许多房子都倒了,余震还在继续,吃饭也有些困难,乡镇上的许多店铺地震后无法营业,他们也不敢进去。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损毁严重。西藏蓝天救援队供图
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紧急调拨棉帐篷、棉被、保暖冲锋衣、折叠床等救灾物资4600件(套),用于支持灾区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曲洛乡措昂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里的房子也塌了,乡政府正在搭建临时帐篷,供村民们落脚。
地震发生时,有人是睡梦中被家人拽出来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发生时,有的人还在睡梦中。
史志强记得,7日早上8点钟左右,先来了一场小地震,大约两秒钟就过去了,他没起床,继续睡了。他来日喀则七八年了,此前在这里也经历过小地震,所以这次一开始并未太在意。他没想到,隔了一个小时左右,一场大地震来了。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那时候天刚亮。”史志强告诉记者,大地震来后,他和妻子都没穿外套就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他看到,许多慌忙跑出来的人,都没有穿厚衣服。震区的天气信息显示,7日9时,定日县气温-12.2℃。
大地震发生时,措果乡的藏族居民加律鞋都没穿就跑了出来。他告诉记者,他的弟弟在逃生时右腿被木头砸伤。接受采访时,他正赤脚搀扶着一瘸一拐的弟弟,等待着政府搭建的临时帐篷。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就在震中所在的定日县。在珠峰山脚下开餐馆的杨凡(化名)在睡梦中被剧烈的摇晃惊醒。她从新闻中得知,25公里外的曲洛乡受灾严重。餐馆一名藏族女服务员家就在曲洛乡曲洛村,前不久刚休假回去,杨凡和丈夫给这名员工打了10余通电话、发了许多消息都没得到回复。
“我差点就死了。”7日13时39分,那名员工回消息了。她告诉杨凡,地震来时她在睡觉,是父亲冲进房间把她从床上拽了出来,他们跑到屋外的空地时,已有许多村民穿着单薄的秋衣站在室外,那时天微微亮,她家的土房、土墙倒了一半。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前往震中的路上有房屋倒塌,一些受灾群众站在室外。西藏蓝天救援队供图
定日县扎西宗乡巴松村的次仁格旦,在珠峰山脚下经营着一家宾馆,被地震晃醒后,他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就抱着孩子往外跑。他形容,感觉像是在一个坛子中摇晃。平日里晕车的妻子,被晃得想吐。
前一晚,次仁格旦的宾馆接待了40多位客人,地震后,珠峰景区暂停对外开放,次仁格旦店里的客人都离开了。他告诉记者,巴松村300多位村民纷纷聚集在户外搭建帐篷,不敢回房子里过夜,都害怕余震再发生。
1月7日,西藏日喀则,珠峰山脚的巴松村,村民们在户外搭帐篷过夜。受访者供图
震区多生土结构房屋,易倒塌
7日下午,一位长所乡村民告诉记者,他从县城赶回村子时发现,家中建于2010年的土房全部倒塌,“已经看不见(房屋)结构”。
该村民告诉记者,村中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土房,造房很少用水泥。他记得,2020年附近曾发生过一次4.5级地震,当时,村中房子出现轻微裂缝,没有倒塌。在他看来,土房建造成本“比较便宜”,也符合当地人的居住习惯。“土房平时基本上很稳,但这次灾难地震(就不行)。”
一位长所乡嘎旦村村民也告诉记者,村中60多户人家,只有“一两个(房子是)水泥的”,其他人家多为土房,在此次地震中几乎全部倒塌。
1月7日,西藏日喀则,蓝天救援队前往震中的路上拍到有多处房屋倒塌。
在离震中相对较远的定日县城,有个体工商户告诉记者,货架上东西倒了,厨具餐具也摔坏了,但是县城房屋大多没有倒塌,只有轻微裂缝。目前,有居民在广场上,也有人在家中收拾震后四处散落的物品,还有许多人赶往村镇救援。
在震中七八十公里外的扎西宗乡曲宗村,村民顿当告诉记者,村子受灾情况并不严重。地震时他还没起床,是母亲发现地震后把他喊起来的。地震过后,他发现,自家生土结构的房屋也出现裂缝。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前副所长陆鸣说,房屋倒塌情况不一,首先与距离震中位置有关,也与房屋结构有关。他去过1990年到2017年国内几乎所有7级以上地震现场,尤其关注村镇自建房屋,曾编写《农村民居抗震指南》一书。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西藏边远高原牧区房屋以生土结构为主,是受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影响。
此次地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59米。陆鸣分析,4000米海拔以上的地区,几乎不生长树木,他推断,当地偏远村镇居民因为取木材困难,使用木头做承重结构的很少,大部分用生土或混合碎石建房。而按照经验,生土结构房屋是框架、砖混、土木等房屋类型中抗倒塌能力最差的一种,一般比土木结构更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