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本无缘,全因要保研
。我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待录取通知。至此,我的坑坑洼洼、起起落落落落起的保研之路,暂时落下帷幕。
受同班两位保研同学的影响,我也决定将这段经历化为文字记录下来,供自己回忆(因为我发现现在已经有很多细节记不清了),
也希望产生那么一点参考价值,供后浪们借鉴和避雷
。那,话不多说,开始吧!
本科院校背景:
211
专业:
英语
前五个学期专业成绩排名:
2/121
外语能力证书:
CET-4(642), CET-6(620), TEM-4(良好)
其他证书:
CATTI 3, BEC Higher
竞赛获奖论文:
含金量都不高
参营:
中国海洋大学拟录取,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优营,上外递补营员,北师大(笔试挂了),广外(太累了没去),人大优营(9月份)
也不是一开始就想保研的,觉得毕业之后当个平凡又伟大的教书匠就好了,可是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日子好像能够一眼看到头,
我不喜欢一成不变。我想去更多的地方,解锁更多可能
。所幸的是,即使最初没打算保研,我也坚持学习,所以前五学期的成绩还是可以的。
6月一边写文书、准备材料、搜集信息,一边准备期末考,赶论文
。7月初就马不停蹄开始夏令营。海大是我收到的第一个offer,毕竟是第一次,没什么经验,看到青岛的来电先是懵了一下,听到通知我参加面试的消息之后就还蛮开心的,至少让我知道原来我的简历是有被收到的。一头雾水准备面试,无非就是背背自我介绍,看看专业书,这次没人划重点了,全靠盲猜。
7月5号,面试流程很标准,自我介绍+回答问题。老师问的问题也很标准,根据简历问了一道题,接着问了四道关于语言学的知识,问题难度有点像笔试,
我磕磕巴巴又充满自信的结束了第一场面试。
接下来,就收到了湖大和电子科大的offer,
虽然我说不出他们具体哪里好,但夸就完事儿了
。7月7号,湖大面试,老师的路数让我有点猝不及防。首先,几位教授拿着我的成绩单用吃惊的语气问:“你为什么会学土壤学,地质学,还有高数线代?你不是英语专业的吗?难道是出于兴趣blablabla”(ps用英语问哒)待我解释完我是转英语专业的之后,主面教授追问我为什么要转专业,学高数对语言学研究有何裨益。我当时又懵了,几里哇啦一堆毫无思绪的话语,还好教授们理解能力高超,赏了我优营,再次叩谢!
7月8号,电子科大考核。电子科大的强势学科虽然不是外语,但是我在听讲座的时候就被他们的实验室深深吸引住了,主要研究神经认知语言学,当时听得我心驰神往,想着不如就这儿了,况且还在天府之国成都,爱了。
面试的老师对我也很友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我也不那么紧张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浮现
。
有个细节我记得蛮清,为了偷懒,我的自我介绍是可以每场面试通用的,写的时候就想着能有书读,疯狂捧高应用语言学,表忠心,说这个研究方向和自己以后的职业打算不谋而合。结果我在后面回答问题的时候和应用语言学都不太沾边,光速打脸。
但我机智呀,说我不想给自己设限,未来有很多种可能
,当老师固然好,但我想要接触新事物,突破自己。此时
我顺势表明自己对神经认知语言学的热爱和兴趣,再浅浅表达自己的见解
,让老师觉得这人机灵但又实诚,总之就是留下了个不错的印象吧,我自以为是的想着,哈哈哈哈哈哈。因为最后那位介绍实验室的老师对我说了句welcome to our lab! 给我乐坏了。
还有个小插曲,老师问我除了电子科大还报了什么学校,我说湖大,结果上演了经典的二选一情节,老师“坏坏地”给我出了个选择题,哈哈哈估计是想看我会不会说话,我猜的。
作为老端水大师的我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故作为难,说两所学校都非常优秀,各有各的特色,然后着重夸了一下电子科大
。(记得没错的话)我到现在依然觉得这是一所非常棒的高校,人杰地灵,虽不能往,心向往之。我的同班同学易sa也参加了这所学校的面试,我觉得他的经历更加搞笑,他抽到一道不会的题,很淡定地跟老师说:”Sorry, I do not understand this question. So I am going to answer the next one.”
大笑之余,我还学到了易san这种临危不乱、风轻云淡的气势
。
毕竟,
面试遇到不会的题再正常不过,就看你如何巧妙化解
,如果你要是马上满头大汗,哑口无言,或者磕磕巴巴地说sorry, I don’t know的话,你就基本上没戏了。这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啊。你可以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暂时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但是之后肯定会好好看书查资料之类的话,这样说,场面一下子就好看了起来。
我的七月上就在这三场面试中度过了。接着进入七月中,迎来我的小高峰,
因为我收到了北师大和上外两所我觉得自己高攀不起的高岭之花的入营通
知!
当时给我激动坏了,马上开始做白日梦,要是两个都进了那我要去哪一所,选择困难症犯了。还特别沉不住气的发了一条朋友圈,想分享一下这喜悦,后来我朋友十分冷静地叫醒我,教我做人: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都最好不要张扬。我马上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删掉了这条朋友圈。
关于这两所学校的参营经历,我更想说的是“大家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啊!不要盲目跨专业
”北师大我报的是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刚开始天真了,以为有个语言学就是一家人,结果我一去搜题,什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是我的知识盲区,我这啥也不是。于是迅速找亲爱的万老师要推荐书目,买回来之后也知道自己看不完,算了,能看多少是多少。
终于到了17号笔试,看到试卷的时候我人傻了,看的都没考,考的都没看,真是人间百味哈哈哈哈哈。多年的学习习惯告诉我不能空题,我洋洋洒洒把每道题都写满了,合上笔盖的瞬间有点宝刀入鞘那味儿,人有点恍惚。我知道,我和北师大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北师笔试没过不能进面试)Anyway,我也是和北师大擦肩而过的人了,值!
7月18号,上外笔面试。哇,这天,真的记忆犹新。当时我家发大水,都上热搜了,确实周围很多地方都被淹了,水库的水源被污染,直接断水十天,我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街上目光所及之处全部是洪水,一片狼藉,咱们有些电线杆子也受到了波及,于是我家荣幸的停电了。我当时就真的好绝望,早上10点笔试,家里没电等于没网,于是我六点钟起床,走到警察局去问警察叔叔我能不能在那里考试,但是看那个叔叔的样子,我觉得他只是个值班的保安,一边玩手机一边抽烟,他迷茫的听完我几里哇啦,不明就里的答应了。
我离开了警察局,突然想起来我为什么不去开房呢,我真傻,真的。10点的时候,我坐在酒店的房间里开始了笔试。19号结束面试,感觉一般吧,
上外的老师气场太强了,而且就着我的回答不断深入追问,问到我逐渐聋哑化---失去语言功能和听力功能
。好消息就是,上外是我最后一个夏令营。
至此,接近二十天的夏令营结束。当时也收到了广外的入营通知,如上所说,
19天参加5个夏令营真的把我榨干了,我真的一点动力都没有了
,所以婉拒了广外。我当时打的算盘就是上外优营的话,后面的预推免和十推都不用搞了,专心实习就行。结果事与愿违,上外只有递补,老扎心了。年幼无知的我以为递补是没有什么希望的,毕竟谁会放弃上外呢。
休息了一段时间吧,事情出现了转机。我进了人大论坛!人大没有夏令营,只有这一个论坛,而且是在九月份。我一开始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的简历,没想到还让我侥幸进了。
兴高采烈地了解考核形式和内容,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第二外国语听力及口语面试,我的笑容瞬间消失,人垮了
。
二外听力和口语真的吓死我去,我对自己的二外实力十分清楚------聋哑日语,当时真的是差点因为这个二外面试而拒绝参营。
我转念一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万一我就去人大了呢
。下定决心之后就开始强化训练,感谢有日语大佬易san的指导,帮我修改自我介绍,分享学习经验。
八月份我是一边实习,一边学日语
,所谓的强化训练,也不过是每天读一读课文单词,跟着视频做影子练习,再就是在B站搜那种“三天速成日语”“一周让你日语听力没问题”这样的华而不实的视频来看。这段时间于我而言真的很折磨,乱七八糟的东西从四面八方向我涌来。有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万一没过怎么办,有peer pressure,同班的老李和易san都已经拿到了非常棒的offer,还有我的期末成绩真的很差,差到没眼看。
然后是实习的压力,每天要备课做课件试讲,啥也不会,可是啥都要做。最让我烦的是我还要每天做饭,真的是太太太烦了。感觉自己的生活不能再差了,带着这样的心态,我磕磕绊绊地进入了九月。
九月真的是好家伙,11号参加人大面试,
感谢7月份积累的面试经验,这让我在这场面试中游刃有余
,发挥得比我想象中好。二外面试也比想象中的容易,老师很亲切,有耐心,估计觉得我能开口讲话都是很棒的表现了。
这里有个比较好笑的点,我说到最后实在不知道怎么用日语来结束对话,于是微微颔首,说了句yes。自己先没忍住就笑了。
专业面试真的不难,只要平时上课有认真操练,有动脑思考,这些问题都能够回答
。我感觉就像在聊天一样,气氛很轻松,没有那种压迫感。人大的老师真的太和蔼可亲了,让我一下子就从面试的紧张中走出来。
9月16号出结果,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优营名单的那一刻,脑子里一下子炸开了烟花
。马上给我的好姐妹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激动之余,我也隐隐担忧自己能否拿到校内名额,而且今年校内推免搞得特别晚,几乎是25号才开始陆陆续续出通知,算成绩和确定名单。所以我带着这种悬而未决的心情忐忑了大半个月,不过其他参加保研的同学们也是同样煎熬着。
23号下发通知,英语专业今年保送名额是11人,不足10%,我心里一咯噔。24号出专业成绩排名,前面提到过,我前五学期的专业成绩排名是2/121,这一次,我的排名是11/121,蹦极式下跌。当时的心理活动就是完了,离人大又远了一步。我院的综合推免中专业成绩只占85%,剩下的是论文、出国和前三年综测,这三样全是我弱项哈哈哈。
果然,26号的入围名单上面没有我,我最终的推免排名是15。
这意味着,前面得有4个人放弃保研才能轮到我。你觉得这种几率有多大
?不过,前面确实有两位大佬放弃了,一个出国,另一个去港中文,优秀。这个时候录取名额顺延到第13名。我心里暗暗等待着有没有另外两位大佬放弃呢,这种焦灼的心情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在等一个合适肾脏的重症病人,未来全部掌握在别人手上。
我朋友比我还难过,让我多去争取,找辅导员,找院长,她甚至还给我写好了申诉信哈哈哈哈,太感动了。我当时想着,事情还没到走到绝路吧,再等等。与此同时,人大那边也在让我们登录他们的复试系统,确认信息之类的。我这边校内名额“命悬一线”,那边人大名额也舍不得放开,感觉自己快要被拽成两半了,十分痛苦。
27号,我和学院老师通过电话,确认了没有人再放弃,而且校内的推免系统也关闭了,就彻底没戏了,老师让我收拾好心情,准备考研吧。还给我讲了上一届也有人跟我一样的情况,保研失败,最后考研考上了本校。所以让我不要难过等等。
我假装镇定地谢谢老师,挂掉电话,然后就蹲在原地爆哭
,眼泪prada prada地往下掉,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人大在向我挥手告别。
过去这几个月的努力让我觉得突然成了泡沫,变得一文不值,全都浪费掉了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除了Gucci啥也不会,给朋友和我爸打电话,安慰我之余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工作还是考研,我回答不上来,心里还是不甘心,我想去人大,可是考研又只有三个月了,疯狂否定自己,又想干脆直接工作吧,别浪费时间了。
哭过之后,我坐上公交,准备回实习学校继续打工,途中经过我以前工作的地方,鬼使神差下了车,联系了以前工作上带我的老师,他正好在办公室,也正好有空。于是我俩找了个地方喝东西,老师跟我聊了很多,他其实也没比我大几岁,
但是能够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怎样选择是更好的,避免踩雷,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感同身受
。
我和他平时微信几乎不聊天,但是一见面可以劈里啪啦聊个不停,我喜欢这种感觉。大家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忙碌着,偶尔见了面还能一见如故,毫不生疏。他没告诉我要工作还是考研,但是让我对自己的决定不要后悔,慎重选择。28号接到上外招生办的电话,说前面有人放弃,问我要不要接受这个名额。
我苦涩地拒绝了,跟老师说我没有拿到校内保送资格
,电话那头是个很好听的男声,他用温柔的语气鼓励我,说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发光,他希望我能够继续读下去。(大意是这样)马上就要到10月份了,我得赶紧做决定,一边考研一边工作吧,还考人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刚好看到顺德一中的招聘会29号举办,我决定去试试。
所以,28号晚上,我决定整理好过去,收拾心情重新出发。写了一封放弃录取资格的声明发送到人大邮箱,有机会的话我们明年再见。开始准备考研的资料,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为第二天的宣讲会做准备,简历、成绩单、获奖等材料也整理起来了。
这一晚上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知道鼓起多大的勇气才下定的决心,告诉自己,过去的就不要再想了,既然决定要出发,就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回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9号中午,辅导员给我打电话,说可能会有好消息,但是还不太确定,我当时隐隐猜测,是不是推免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