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小龄童(章金莱)主演的电影《真假美猴王》,终于宣布开拍。
导演是曾经导演了《滚蛋吧肿瘤君》《动物世界》两部口碑佳作的青年导演
韩延
。
制作团队同样十分靠谱,制片人是曾制作完成《泰囧》《煎饼侠》《唐人街探案》《缝纫机乐队》等爆款影片,累积票房超过50亿的“金牌制片人”
陈祉希
。
这部曾用名《敢问路在何方》的电影,历时数年的筹拍历程,让六小龄童经历了无数嘲讽和围攻,而今终于进入正式拍摄阶段,将于明后年正式面世。
2019年夏天,神话人物题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47亿,创造现实中的神话。六小龄童作为86版《西游记》“孙悟空”饰演者,也由衷地抒发了他的喜悦和祝贺。
然而,如此好意却不被很多网友领情,反而继续对他肆意嘲讽,认为是“蹭热度”“洗白”云云。
事实上,始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对六小龄童的网络狂黑,本身就是一场娱乐资本策动的狂欢。
当时,一部真正“中美合拍”,以猴戏为题材,充斥大量恶搞《西游记》情节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将要上映,主创阵容强大,目标是至少40亿票房,直指2019年春节档冠军。于是乎,便有了这场“六学”狂欢。
影片台词:你一个臭耍猴的,还真把自己当大师了?
其实“六学家”们给六小龄童强加的许多“罪名”,都根本经不起推敲。
比如“吴承恩故居”和六小龄童合作,挂其剧照,展览其藏品,原本只是当地旅游部门为了招揽游客,和名人合作,开发ip价值,创造经济效益的举动。
毕竟六小龄童因86版《西游记》“孙悟空”这个经典角色而家喻户晓,所以作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里,淮安当地拉来相关名人站台,制作一堆牵强附会古人的“人造古迹”,以此吸引游客,本身也是再寻常不过之事。
其实类似情形,经常旅游的朋友,难道在各个旅游景点,都还见得少了?想想那些导游们是怎么对着游客们,天南海北侃大山胡吹,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网络资讯相对不发达的年代,尤为常见。
公元2005年10月8日,吴承恩纪念馆在江苏省淮安市建成开馆。就在落成典礼上,同时宣布正式启动一部“大型传奇神话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章金莱和86版《西游记》的其他主演,“猪八戒”马德华老师,“唐僧”迟重瑞老师等,都是该剧的主演。
章金莱同时饰演剧中的“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此外还有许多老艺术家也在剧中扮演角色,比如牛犇老师,田连元老师等。
2007年5月31日,这部46集电视剧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2007年6月23日,该剧正式开机,到2007年12月3日,宣布拍摄完成。2010年6月,拿到发行许可证,其后在各地地面频道陆续播出,2014年上星山东卫视。
该剧是明显的戏说传奇剧,把吴承恩塑造成了一个“看猴书、学猴步、听猴戏,以猴为乐、以猴为友、以写《西游记》为己任”的“猴痴”,情节也颇有荒诞之处,如吴承恩与内阁大臣李春芳为生平好友,和朝中奸相严嵩严阁老的斗智斗勇情节。
当然,历史上的《西游记》,长达数百年的流传中,一直没有确定其原作者,各种刊本的作者署名,有“华阳洞天主人”“朱鼎臣”“丘处机”等多种说法,还有论者因为“华阳洞天主人”这个别号,以为作者是明朝隆庆年间首辅李春芳。
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翻阅《淮安府志·艺文志·淮贤文目》,力主此书为明朝嘉靖时,淮安“中岁贡生”吴承恩所做,将相关资料转述给胡适,胡适在自己的文章《〈西游记〉考证》将此说发扬光大,从此以后,《西游记》为吴承恩作品一说,才逐渐深入人心。
历史上的吴承恩其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多才多艺,能诗善文,喜好志怪传奇,然而考中秀才(廪生)后,科举不利,只能凭年资成为“岁贡生”而入仕,官不过长兴县丞、荆王府纪善等八品小吏,生平事迹不入正史,而是散落于《淮安府志》《长兴县志》《山阳县志》等地方志中。
正因为历史上吴承恩资料太少,只是一个仕途蹉跎,生活潦倒的落魄文人,他撰写的《西游记》一书,虽然“明季始大行,里巷细人皆乐道之”,然而在他生前,也只不过是“游戏之笔,聊资村翁童子之笑谑”。
所以,作为吴承恩故里淮安,想要开发相关的旅游资源,当然只能紧紧围绕《西游记》小说来作文章。他们启动这么一部《吴承恩与西游记》的电视剧,又尽可能找来86版《西游记》的原班人马出演,意图是很明显的。
该剧固然是情节全凭虚构的明显的戏说传奇剧,却也专门给吴承恩纪念馆做了宣传。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淮安这个吴承恩纪念馆,专门拍摄的宣传剧。而六小龄童剧中饰演的“吴承恩”角色,也确实是这位伟大小说家迄今为止的唯一的影视形象。
所以,淮安授予六小龄童“荣誉市民”称号,吴承恩纪念馆授予六小龄童“荣誉馆长”身份,章金莱也在采访中多次表示“淮安是自己第二故乡”,“努力弘扬西游文化”,“余生愿为吴老先生守墓”云云,都是承担着自己应尽的宣传职责,并无什么可非议指摘之处。
六小龄童因为86版《西游记》这个经典角色,在中国电视剧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因为被“美猴王”这个经典形象定格太久,常年累月都接不到更多展现自己多方位演技的角色。
别看《连城诀》电视剧当初从开拍到播出,都算不上热门剧目,拍摄条件雪岭寒风,可说十分艰苦,"花铁干”更是个人人唾骂的反派伪君子角色,可是从演技发挥空间到戏份,对这三十年来的章金莱,都已经算是十分难得了。
在演艺圈日进斗金、人人赚得盆满钵盈的当下,六小龄童一家三代苦研猴戏,创造了亿万人家喻户晓、几十年脍炙人口的角色,实际获利和当下这些暴发户比却微乎其微。
加上六小龄童并无职业公关团队包装营销,更不懂得将买水军、造谣言、抢热搜、疯狂举报、绑架舆论等种种“控评”手段一步到位,其过时落伍的宣传和炒作方式,自然也适得其反,只会引发一些不明真相的公众反感。
更不消说,如果没有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每年寒暑假重复播放了几十年,深入几代人亿万人心,《西游记》又怎么可能成为华语电影头号大ip,每年都能新增几十亿电影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