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周知道
尽一切可能去发现我们的用户想知道的信息,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救大命了,哭着安利换季面霜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优惠结束,DeepSeek涨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周知道

是不是真情人,要看你们还接不接吻

南周知道  · 公众号  · 生活  · 2021-02-14 09:30

正文


今日话题

字数: 3000 阅读时间: 7min

今天是2月14日,年初三,也是西方情人节。


全世界有超过60亿人常常用接吻表达爱意,但一开始接吻与爱情无关,而与性有关的接吻最早的渊源来自于印度。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 关于接吻的秘密。







(七夕,一场水下接吻大赛在武汉一水上公园浪漫上演。新华社 / 图)






吻:从礼仪到求爱习俗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60亿人常常用接吻表达爱意。可是最初的接吻与浪漫爱情无关,只是打招呼的一种礼仪。 比如我们现在的“飞吻”,一开始只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用来取悦神明的动作。在古代波斯,亲吻只是同等阶级的人才可以使用的打招呼的方式。


并且 阶层较低的人,只亲吻脸颊。 在斯拉夫文化中,两位男性嘴对嘴接吻一直都是打招呼的礼仪,罗马人也用亲吻的方式来招呼彼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能否亲吻皇帝的脸颊以下、脚掌以上的部位:亲吻的位置越低,代表亲吻者的地位越低。


接吻这种现在看来被视为求偶习惯中稀松平常的动作,曾经在很多文化——诸如非洲、美洲、中国及日本文化中——被认为是怪异甚至野蛮的。当汤加人第一次看到欧洲人接吻时,还笑话他们“把彼此的口水和污垢都吃下去了” 。1990年的《北京工人日报》也告诫读者:由西方引进中国的接吻习俗是“粗野行为”,带有“同类相食”的意思。


与性有关的接吻最早的渊源来自于印度。 公元1500年前,《吠陀经》曾记载爱侣用嘴巴“嗅到”彼此的味道。公元前326年,吻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印度后传到了西方。最早的描写“浪漫的吻”的作家是公元前1世纪卡的图卢斯,他将吻视为热情及色欲的动作,另一位著名罗马诗人卢克莱修在诗歌里写到“他们紧紧拥抱着,湿润的舌头投向对方的嘴,仿佛要把自己的心掏给对方”,还有一位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爱的艺术》中,建议男性追求者把接吻当做第一道策略:“如果可以的话,吻她吧,就算她有所抵抗,不愿接受,你就尽管照做,她其实心里巴不得被制服……”


从此,以接吻为重心的各种习俗开始在欧洲各地流传开来,关于接吻的哲学和科学论著也开始散播。 17世纪有位叫马丁.冯.肯普的学者,编写了一本关于接吻的百科全书 ,全书有上千页,归纳出20种不同的吻的类别。






(一对情侣在一条爱情隧道行走。新华社 / 图)






吻的起源






科学家针对吻的演化史和生物学上的起源,提出了很多理论。一些理论认为,人类接吻是因为嘴唇、舌头和口腔是性的高度敏感带,与大脑的边缘系统相连接。 边缘系统是大脑演化史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部分,也是性愉悦的产生之处,嘴唇则具有对温度或压力等外在刺激高度敏感的神经末梢,只要气氛合宜、两情相悦,轻微的触碰也可能形成性刺激。


另一种理论认为,接吻和母亲将食物嚼碎喂给子女的倾向有关,是一种维持生存的行为演化成文化习俗的。还有的理论则把接吻视作生物的“测谎仪”,认为人类的吻和鸟类碰触彼此的喙、蜗牛抚弄彼此的触角、黑猩猩熟练的“舌吻”异曲同工。而人类学家戴斯蒙德.莫里斯用他的“生殖器模仿理论”来解释接吻的起源,认为接吻是在模仿性器接触。


不论生物学上的起源如何,浪漫的吻对人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整个人体会从头到脚对它产生反应。当一对为彼此深深吸引的情侣初次接吻的时候,他们的体内会迅速分泌肾上腺素,血压也会明显升高。于是吻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动作和坚贞不渝的承诺。人类在接吻时,会有很多条肌肉同时动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轮匝肌。人类到了青春期,嘴角和口内会发展出特殊的皮脂腺,其化学反应能刺激性欲。接吻会触发浓度不等的肾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以及天然的脑内啡,这些物质都能够让人欣喜若狂。


人们在接吻时会心跳加速、血管膨胀,让身体吸收更多的氧气。 迈克尔.西姆斯曾写道:接吻时,身体中与性有关的部分“就像计算机系统链接起来,以加速彼此间的沟通”。研究者发现在接吻之后,接吻也能减少人体内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吻不仅只是对性讯息的本能反应,它从中世纪开始就成为浪漫爱情的符号,与世界各地特有的仪式和象征相互连接。比如 巧克力和玫瑰花就是吻的衍生物, 它们香甜的气味和口感被视为与吻相关的比喻。甚至关于“蜜月”的习俗也和吻有关,在中世纪的法国,当月亮完整地走过一个盈亏周期时,恋爱中的情侣就会喝下一种蜂蜜制成的酒,这种蜜酒被认为是甜美之吻的暗示,这段周期被称为“蜜月”。






(视觉中国 / 图)






吻是感情的探测仪





吻从一种社交礼仪变成全世界公认的爱之表白,影视文学作品等文化传媒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里,接吻是种社会期待,在西方文化和作品中所有令人难忘的人儿,都在等待一个特别的吻,只有主角光环的人才能等来这个吻。在睡美人和白雪公主身上,纯洁的真爱之吻甚至具有起死回生的能量。


如今,网络空间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相识并发展恋爱关系,然而,真正的考验仍然是两个人在现实中的肢体和眼神的接触。只有真挚深情的吻才能“天雷勾地火”,“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曾有一项实验问了46名大学生“假设网络或机器人能够满足我们的性需求,你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恋爱会消失吗?”几乎所有人都说不会,大多数人提到,尤其是吻,是无法被取代的。即便是妓女,也通常不会与恩客接吻,除非她爱上了他。


于是, 吻成为了监督和检验爱情的最准确的方法,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是否投入了情感 ,抑或透露出冷漠、敷衍和无感。吻是最好的测谎仪。你不需要从接吻的过程里证明什么,不管爱与不爱,都能从吻中感觉出来,我们无法乔装吻所传递的信息,当人心不在焉地接吻,对方的感觉会很糟,不真心的吻比不接吻还坏,很多时候,一个敷衍的吻象征着感情的凉凉。


我们之所以会通过接吻来表达爱,而不是摸耳朵、揉膝盖,是因为唇更敏感也更忠于身体直觉,在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在南北战争中成了寡妇,白瑞德去探望她,含情脉脉地对她说“睁开你的双眼看着我,不,我不认为我会吻你。你现在很需要有人吻你,才能恢复正常,要是有个人吻你,常常吻你,而且这个人要很在行”她抗拒他,但最后还是促成了一段“激烈热吻”,隔天早上醒来,斯嘉丽的微笑流露出她的真实感受。


比起性爱,接吻里含的爱要更广义和纯粹,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男主角托托还是个小男孩时,喜欢到镇上的电影院看电影,充当了放映员的助手,放映员过世后,留给托托一个小包裹,多年后,托托成为了电影导演,收到那个包裹,里面全是接吻的片段,这些片段在他年幼时,被一位神父禁止播放,这些画面伴随着感伤的音乐,诉说着放映员对托托的爱与呵护,吻在这里成为一种怀旧的象征,唤起那些几被遗忘,单纯美好的时光。


而接吻,之所以难以掩饰,是 因为它更直观、更感性、也更忠实于感情 。在电影《灵与肉》里,在3个真实的激吻场面中,呈现了早期电影第一个张开嘴巴的吻,令观众目瞪口呆,这些接吻的画面拍摄技巧精湛,光线自然,镜头缓缓拉近到双唇,再特写嘉宝脸上的诱惑的表情。因为接吻的嘉宝和约翰.吉尔伯特两个演员现实中也正沉溺于热恋中,所以他们吻着吻着就情感投入到真假难辨了,哪怕剧情很烂,但因这几个情不自禁弄假成真的激吻,观众被深深吸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