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建同学  ·  mark,微调-20250210142341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1.2k星] Cloudflare ... ·  昨天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昨天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昨天  
AI范儿  ·  DeepSeek 平替 99% ...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平替 99% ... ·  2 天前  
宝玉xp  ·  AI 不直接调用工具,程序代码调用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鉴赏】脊兽之美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3-28 06:05

正文

来源 :自然造物,阿薇整理 微信号: ziranzaowu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


脊兽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


要讲解脊兽,就得先说到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形式颇多,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其中建筑等级最高的为庑殿顶,一般用于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




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汉族古建筑中,如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武当山金顶,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即此种殿顶。




以太和殿为例,作为一个庑殿顶形式的大殿,它拥有八条垂脊、一条正脊。可以简单地认为,分为两层“屋檐”,上层有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下层则为四条短垂脊支撑。

在古代,人们的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各种神话故事,因此总会想着在脊上放点什么呢,这样的想法一出,便有了我们听过的“五脊六兽”了。




今天我们就要来讲讲屋顶上的几只小兽。

(同志们,就是下面这几个货了~)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的汉族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汉族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在垂脊上总有一些小兽蹲坐着,它们合并成为“跑兽”或者“走兽”(或者你可以叫它们“垂兽”,反正都是它们),总共有十个,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这就是太和殿集齐的十兽哦~)

注:全国的古建筑中只有太和殿集齐了十个小兽,而其他便由等级安排小兽的数量。

  • 跑兽

1、龙: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龙的角似鹿、鳞似鱼、爪似鹰。龙是祥瑞的象征。




2、凤: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3、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4、天马:古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5、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6、狻猊(读“酸泥”):狻猊在汉族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





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有保佑平安之意。

↓(我们看到的香炉腿都是它哦~)



6、押鱼:是海中的异兽,说它能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雨,灭火防火。




7、獬豸(读“谢志”):又称獬廌、解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征。

獬豸立于殿脊之上意有镇邪、护宅之功用。




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廌zhài”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獬豸作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这样被认定下来。

↓(这就是古体的法字~)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传说中的獬豸冠~)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官服上的补丁~)



8、斗牛:在汉族传说中是一种虬螭,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9、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



↓(这货是不是很像雷震子啊~它貌似是用来保佑不被雷劈的哦~)



注:各种参考资料解说不同,大家只要记住这些小兽都是用来保佑的就够了。




很多人很好奇,为何一数不只十个小兽,那便由我好好解释一番。

在十个小垂兽前面,也就是垂脊的最前端有一个仙人一般的物件,那便是“骑凤仙人”。

↓(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个还是他~长的好和蔼哦~)


关于“骑凤仙人”有一些小小的传说。

一种传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种传说他是齐泯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群众的憎恨,珍禽异兽穷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至于为什么用仙人骑着凤凰,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