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太宗
李世民
刚刚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取皇位后,北方
东突厥汗国
的
颉利可汗
,就率领20万铁骑南下,直逼兵力空虚的长安,迫使李世民单骑赴会,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将唐朝国库中的财帛尽数拿出,才换得突厥人退兵,此事也被心气极高的李世民,引为生平之奇耻大辱。
此刻称霸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最早只是柔然汗国的奴隶。柔然人虽然多次被北魏王朝讨伐,屡遭败绩,但仍然乘着后来北魏分裂的时机,短暂复兴,直到被北齐政权的建立者,“英雄天子”高洋迎头痛击,损失惨重。
突厥人趁机独立,只用十余年时间,就将柔然汗国覆灭,取而代之,建立突厥汗国。(柔然人向东欧溃逃,常年袭扰东罗马帝国,被欧洲历史学家称为“阿瓦尔人”。)
突厥成为大漠草原的主人后,在其首领阿史那家族数代英雄可汗的率领下,展现了极强的战略布局,甚至体现了纵观全球的战略眼光,东、西、南三个方向全线扩张。
在远东地区,突厥汗国利用中国北朝的北周、北齐两国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的世仇,与之连横合纵,令两国天子争相卑辞讨好,乞求援助,多次出动10万骑以上的大军,届入北朝内战,竟成为整个北中国的“太上皇”,将疆土一路南推到长城脚下。
突厥汗国向西扩张,面临的最大敌手是称霸中亚和西域数百年的
嚈哒汗国
(白匈奴汗国),该国攻灭北印度的贵霜帝国而崛起,和波斯帝国常年开战,一度迫使其称臣,还多次入侵印度,掠劫财富。
突厥人联合波斯,东西夹攻嚈哒汗国,历时十年战争(公元558年~至567年),终于将之一举攻灭,然后和波斯人瓜分其土地,即波斯人得中亚地区,突厥人得西域地区。
随后就在公元568年,突厥使者访问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该国定下了夹攻波斯帝国的新盟约。这场持续二十余年,导致东罗马、波斯两国两败俱伤的大战,却让突厥人趁势将中亚地区也收入囊中,从而控制了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区。
突厥汗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贝加尔湖,南到长城,西到里海,东到大兴安岭,囊括了整个漠南、漠北草原、中亚和西域地区的广阔疆土,面积约970万平方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亦是的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原游牧帝国。其治下商业极为繁荣。臣属突厥人的粟特商人,同时联结中原、印度、中东、南俄罗斯草原多处商道,将东方的丝绸等奢侈品贩运至东欧,中东地区,攫取暴利。
也正因为突厥人扩张太过迅速,根基不够牢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很难长久维持如此规模的大帝国,因此隋朝使者本着“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方略,不断分化、利诱、挑拨其各部族首领,终于令他们分裂为东、西两大汗国。
隋军亦在杨素、高颎、史万岁等杰出名将的统帅下,连年出塞,深入大漠数百里,持续打击东突厥,终于迫使东突厥可汗屈意求和,俯首称臣:「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隋朝越国公:杨素
然而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急于求成,举措失当,国家烽烟四起,东突厥汗国一度回光返照,宣告复兴,北中国众多军阀亦纷纷争相投靠,突厥人也多次出兵介入中原混战,就中渔利。
等到唐王朝迅速统一,战争中锤炼出了一批以李世民、李靖为代表的杰出统帅和精兵强将,次第消灭那些臣属东突厥的割据军阀,多次击退东突厥大举入寇,令其再不能掠劫中原财富来维系统治,对天灾抵御能力、对臣属各部族的统御能力大幅度降低,薛延陀人、回纥人纷纷起兵反叛。
终于,唐军由
李靖
统帅,苏烈(苏定方)为先锋,突袭其国都定襄,俘斩十余万众,俘虏颉利可汗,灭亡东突厥汗国。
大唐卫国公:李靖
颉利可汗被捉到长安,给太上皇李渊和皇帝李世民跳舞助兴,大唐帝国一雪渭水之耻,
仅仅用了3年时间!
随着唐王朝的强盛,西域东部地区也纷纷臣属于唐朝,数十年后,老将苏烈率军攀越葱岭,一万唐军铁骑大败西突厥骑兵十万,西突厥汗国同样被唐朝攻灭。
大唐邢国公:苏烈(苏定方)
武则天执政时期,突厥降服部众逃归漠北草原,建立后突厥汗国,因武则天为篡位易代,杀害程务挺、黑齿常之、王方翼等良将,是以武周王朝对突厥人的压制不利,令其再度复兴,建立后突厥汗国。
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整顿军政,富国强兵,终由
王忠嗣
统领大军,会合回纥人将后突厥汗国彻底攻灭,突厥可汗乌苏米施的首级被传首长安。
唐朝清源县公:王忠嗣
从此一部分突厥人遥遥远遁,不断西迁,征服中亚、中东多个当地民族,使之突厥化,建立了多个声威煊赫一时的大帝国,如塞尔柱帝国、帖木儿帝国,最出名的当然是延续600余年,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留在漠北草原上的突厥部族,被新兴的回纥人、突骑施人所同化。而在中原的突厥人,则同样历时数百年光阴,融入了汉民族,源出西突厥的沙陀部族,在五代十国时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等王朝。
唐朝末年,沙陀人首领
李克用
,协助镇压黄巢起兵有功,被封为晋王、河东节度使,据有晋阳坚城和表里山河的要地,长期和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的后梁王朝建立者朱温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