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带来改变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12月20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6》中文版发布
《全球环境展望6》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6)
[1]
在2019年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发布。2020年12月20日,《全球环境展望6》中文版报告在北京发布
[2]。
这是继英文版之外发布的第一个联合国官方语言版本。这份报告以“地球健康,人类健康”为主题,由来自全球 70 多个国家的 250 位专家共同完成,是对全球环境形势一次最广泛而严谨的评估。
该报告指出,环境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三者之间是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环境问题与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平等(包括性别不平等)有关系,给贫困人口或社会弱势群体带来负担,包括资源(例如土地、水、粮食、种子)的不平等获取、环境恶化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和废弃物对健康的影响)的不均匀分布、地理区域之间消费和生产变化导致的就业和失业以及在应对环境挑战方面不均衡的责任划分。报告展示了全球政府可以如何引领世界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呼吁各级决策者需要采取紧急和包容的行动,以实现健康人类、健康地球、健康经济。
12月25日
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日本公布“绿色增长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继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了205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日本政府于12月25日公布了一项“绿色增长计划”,旨在实现碳中和
[3]。
其中包括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电占全国电力供应的50%—60%的目标。为增加绿色电力,日本计划到2030年安装高达10千兆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国其余约10%的电力需求由使用氨气和氢气技术的发电厂满足,而应用碳捕获技术的核电站和热电厂将满足全国剩余30%—40%的电力需求
。
同时,日本计划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厂和开发下一代反应堆。
此外,日本计划在2030年代中期以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来取代完全由汽油驱动的汽车;
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和建筑都要采用零排放技术。
日本鹿儿岛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 Christian Åslund / Greenpeace
英国气象局:
2021年全球气温将降低,但仍将成为最温暖的的六年之一
据BBC报道,英国气象局科学家预测,2021年全球气温将略有降低,但仍将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六年之一
[4]。
研究人员表示, 尽管2021年的拉尼娜效应将使气温有所下降,使这一年的气温不至于创下历史新高,
但由于全球变暖,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升温将大大超出拉尼娜的降温效应。
因此,2021年的全球气温将远比2011年或2000年等过去其他拉尼娜年份要暖和得多。
CYCAN(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
《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发布
《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
聚焦18-24岁的中国大学生青年群体,从气候意识、气候行为和气候教育三个方面展示了中国青年在气候变化议题中呈现的基本特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思考中国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应有的角色和行动路径。
报告指出,青年人扮演着公众气候意识先锋的角色,展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本次调研中青年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认知程度和关心程度都远高于公众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部分,青年认为公众是排在第一位的责任主体。在国际维度上,西方青年采取激进的“气候活动家”模式,通过集体行动方式倒逼政府采取更具雄心的气候政策;而
中国青年更多展现出 “气候行动者”模式,通过以校园、社区为背景开展气候实践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
同时,CYCAN以此报告为契机提出关于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路径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如何推动青年、政府及NGO等各利益相关方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立即的行动和卓有成效的改变。
泰国曼谷的全球气候罢课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12月21日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
在2020年12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
[5]。
白皮书提到,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
白皮书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中国将
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并且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
自然通讯:
哪种采暖政策最低碳?
中国是世界最大燃煤发电国,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增加,在影响人群健康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进程。为了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2015年开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电采暖政策,要求北方农村居民在冬天用电替代原煤取暖。许多省份,比如河北和山西,已经出台了区域行动计划来推广用电采暖。然而,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成果
表明
[6]
,中国的这种电采暖政策的减排效益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该研究提出两种更低碳的电采暖途径,
一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平衡电加热负荷,二是提高电加热效率。
煤改电采暖政策增加的电力负荷需要来自燃煤电厂更多的电力,而且电力在输送的过程中也会被损耗。
因此,电采暖将可能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虽然政府提供了相关补贴政策鼓励中国北方的农村居民改用电暖气,但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电暖气仍然过于昂贵,并且不同地区的环境因素也会造成不同的电取暖设备的使用成本差异。
政府在进行财政补贴政策设计时也应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
参考资料:
[1] UN Environment,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GEO-6): Healthy Planet, HealthyPeople.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global-environment-outlook-6
[2] 联合国新闻,聚焦“地球健康,人类健康” 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中文版发布,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12/1074132
[3] Reuters, Factbox-Japan's green growth strategy to help achieve carbon neutralgoal,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japan-economy-green-factbox/factbox-japans-green-growth-strategy-to-help-achieve-carbon-neutral-goal-idUKKBN28Z0IR
[4] BBC, Climate change: 2021 will be cooler but still in top six warmest,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5365414
[5] 中国政府网,《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1/content_5571916.htm
[6] Wang, J., Zhong, H., Yang, Z., Wang, M., Kammen, D. M., Liu, Z., ... &Kang, C. (2020). Exploring the trade-offs between electric heating policy andcarbon mitigation i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1), 1-11.
[7]
CYCAN,《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正式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6CRuDM-YKLG7b78kewOi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