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江南早报】价格再跳水! ·  2 天前  
扬子晚报  ·  泸溪河鸡蛋糕吃出钉子,门店回应 ·  4 天前  
新华社  ·  就在明天,准备许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难忘中国之声—广播传奇】《午间半小时》开播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9 09:58

正文

想听声音大片,请点击音频!

快听!不然你会后悔哟!



记者手记

 
对他说

作者:吴菁


对《午间半小时》节目的了解,始于两个数字:拥有“4.9亿”固定听众,8年共收到听众来信“140多万”件。这意味着当时在全中国的成年人当中,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在收听节目。除了“粉丝”数量带来的震撼,随着采访的深入,会发现,这个1987年元旦开播的节目,是广播业界的一个重要坐标。


1986年是中国广播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电视作为新兴媒体开始受到瞩目,而广播人也在寻找提高收听率的办法。30年后,电话那端的崔永元依然记忆犹新:1986年底,七八个年轻人和三两个老编辑坐在一起,议出了《午间半小时》节目的主导思想——既注重新闻性,又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既宣传党的政策,又及时全面地反映群众的呼声。而在崔永元看来,一个更“奇妙”变化是,《午间半小时》实现了广播节目从“播”到“说”的成功探索。


探索,最终需要从幕后体现到台前。主持人虹云、傅成励老师从以往字正腔圆的播报语态中脱颖而出,以听众的知心朋友出现。一位是富有文艺气息知识分子形象,一位是幽默风趣的学者形象,谈身边事,说家常理,亲切随和、有人情味,很快就成为了大家“午餐桌上的朋友”。


接地气不等同于“平庸”。新鲜的思想、新颖的观念才是《午间半小时》扬帆起航的方向。采访傅成励老师时,他提到1988年在节目中报道和讨论“安乐死”话题引发极大关注,而节目组收到的首封听众来信,来自于老革命家邓颖超。


让业界惊叹,给听众欣喜,在潺潺水流中不时激起浪花,这大概就是《午间半小时》在人们记忆中的样子。


广播传奇——《午间半小时》开播


《午间半小时》开始曲


虹云与傅成励主持午间半小时


1 9 8 7 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一档新闻综合节目《午间半小时》,这也是中国广播界出现的第一个新闻谈话节目。主持人亲切自然的风格,身边的热门话题,都让人耳目一新。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节目主持人傅成励、虹云的风格,一个是万里长城阳刚的一撇,一个是京杭运河阴柔的一捺,这一撇一捺,写出了中国的“人”字。


虹云:实际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就确定了我们的播音风格,提供了这么一个背景,我们也可以甩开膀子干业务,也敢进行这种尝试。
傅成励:听众来信说,原来广播节目还可以这么说话的,记得当时北京日报有一个漫画,就是谈恋爱的两人中午约会,到了时间,男的说,等会儿我得去听《午间半小时》。


而实际上,真正让《午间半小时》扬帆远航的,是节目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及对于当时社会新思潮、新理念的大胆探索。时任《午间半小时》节目编辑的崔永元这样回忆:


崔永元:在节目中,他们对我们的称呼,不是本台记者崔永元,而是说我的同事崔永元,或者我的同事小崔,这个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午间半小时》当时很开放,比如我们的选题都是自己报,报一个大概的方向,主任批准了以后,你就撒开手去做,用什么方式,用什么形式全由你自己决定,当时不光我,包括编辑部所有的人压力都特别大,怕自己水平跟不上,好像想竭尽全力的想做一个自己能满意的节目。


1 9 8 8 年1 月,《午间半小时》播出了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讨论。节目组收到的第一封来信是老革命家邓颖超写的。


傅成励:邓大姐说,非常高兴你们开展这样一个讨论,她自己表态,作为一个听众来给你们写这封信,她是希望能够引起注意的,对提出这个问题是肯定的。


尽管这是一场没有结论的讨论,但《午间半小时》的报道和讨论,却引起了人们对“安乐死”这一新观念的关注和思考,也带给国人一个国际性的视野。


《午间半小时》当年节目


多少年以后,很多人依然记得,当年每到中午12点收音机里准时出现的《午间半小时》,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午餐桌上的朋友”。






难忘中国之声——广播传奇

出品:难忘中国之声工作室

总策划:蔡小林 

监制:李伟、武俊山 

记者:吴菁

播讲:长悦

新媒体编辑:韩健、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