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大蒋研中心
通过介绍学术著作、蒐集相关研究成果、发布会议消息及各种奖助奖励,提高蒋介石研究的学术水平,并提供一交流平台,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朴槿惠初中二年级时候泳衣照 ·  3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康熙的21位公主,谁的结局最好? ·  1 周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民国第一狂徒”有多狂?自称太上教授,沈从文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大蒋研中心

【讲座报道】裴宜理教授在蒋研中心精彩演讲

浙大蒋研中心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9-30 19:52

正文



2017年9月27日,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一行访问浙大蒋研中心,并在浙大历史系四楼会议室做精彩报告。浙大蒋研中心主任陈红民教授主持讲座报告。历史系主任梁敬明等众师生及慕名而来的社会人士聆听讲座,座无虚席,精彩纷呈!

裴教授的讲座题为“工作队的起源与作用”。陈红民教授在开幕主持时表示,裴教授这个选题,并非既有的成熟研究,而是一个即将着手行动的崭新话题,在座师生可谓是提前聆听裴教授最新研究构想。

裴教授首先讲述研究的缘起,她思考中国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异同,认为工作队是两者非常明显的差异。工作队在中共发展中,介于正式与非正式政治制度之间,非常具有灵活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澎湃等发动农民运动时的特派员,便是工作队的雏形。尔后,在中共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尤其土改、四清等运动时,大量的工作队出现,包括工宣队、军宣队等。改革以后,工作队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产生了扶贫工作队、小康工作队等等。

裴教授认为工作队给中国的政治运作带来很多灵活性,可以给中央领导人了解到基层的工作情况。工作队的构成,很多是干部,但也包括知识分子,这和苏联很不同。苏联在集体化时代的突击队,成员几乎没有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干部和工人。裴教授总结说中国的工作队虽源自苏联,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国工作队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不同。

裴教授表示自己的研究在起步阶段,希望多听浙大师生的意见与建议。陈红民教授在总结时提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裴教授所代表的西方政治学者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的视角,值得做历史研究师生们学习与借鉴,在世界的范围内考虑中国史的问题,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在座的师生同学,提供自己对工作队的理解与思考,并向裴教授请教问题,讨论气氛十分浓烈,讲座在雷动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浙大蒋研中心

微信ID:zhedajiangyan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蒋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