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哪吒2》 “高开疯走” ·  2 天前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3 天前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支持冲绳独立,痛批日本殖民,反对为钓鱼岛开战,这位92岁的日本人走了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3 21:58

正文

文 | 嘉沐(发自冲绳那霸) 编辑 | 金快乐

本文首次刊发于《凤凰周刊》总第593期,有删节


他十几岁便被征招入日军铁血勤皇队,在最血腥的冲绳战役中与美军血战,他的同学多战死,他躲过枪林弹雨,历经九死一生。然而,垂暮之年,他却说——


“我一直觉得,日本政府没有把冲绳当成过自己的领土来看,如果这样,冲绳还不如独立。”


这位老人便是冲绳县前知事大田昌秀。(注:知事是日本一级行政区行政首长)


冲绳有句玩笑话,“长老才有言论自由。”但若让本地人推荐一位他们心目中最有权威的“长老”,所有人都会提到大田昌秀。


6月12日上午11:50分,他在那霸去世,享年92岁。他被称为用一生追求琉球列岛解放的斗士,由青年时的亲日反美、中年的反日亲美到了老年的反美脱日。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那霸拜访了这位长者,交谈中,深深体会了到他对故乡的关切。


如今的冲绳县在古代名为琉球国。作为一个独立王国,琉球曾与中国保持长期朝贡关系,深受中国文化熏陶。明治维新后,日本出兵吞并琉球,设冲绳县。


大田出生于冲绳以西100公里的久米岛,19岁时作为冲绳师范学校的二年级生被送往战场,这也成为他一生的转折。


冲绳是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的战场,据冲绳县政府统计,当时有约12万人(其中平民9.4万人)在这场战役中死亡,超过冲绳总人口的1/4。然而,当中多数遇难的冲绳人并非死于美军枪炮之下,而是被日军强迫自杀或者杀害的。


二战结束之后,美军接管冲绳,直到1972年,冲绳主权才被移交日本。但美军在冲绳的军事存在一直持续至今。


△2015年4月1日,美国海军第五机动工兵营与海军第30工兵团在冲绳的马尔文·谢尔斯营地举行升旗仪式。

冲绳的美军基地共有41处,占全岛面积的20%,集中了驻日美军74%的军事设施和60%以上的军事人员。在此驻扎的美军,与当地居民的人数比例达到近1:50,全球罕见。


1995年,冲绳发生美军强奸12岁少女事件,舆论哗然,民间要求美军撤出冲绳的呼声高涨。


2001年,日本政府计划将驻冲绳美军基地从南部的普天间基地,搬迁到中部的边野谷,这引发了冲绳民众长期持续的抗议。民众要求彻底关闭美军普天间基地,而不是在冲绳异地重建。


△1995年9月,冲绳民众上街抗议12岁少女遭到冲绳美军残害。

上世纪90年代(1990-1998),大田担任冲绳知事,在1995年参与并见证了冲绳人抗争的关键节点。由于他后半辈子基本在学校教书,因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大田老师。


自冲绳“复归”日本后至今已有数任知事,但能将自己的一生全部放入当地的抗争运动中,不为政党和其他利益所动,从一而终的,似乎只有大田一人。


自冲绳战役后,他的人生就被注定了。“我活着的意义,是不能再让冲绳沦为战场。”大田办公室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幅显眼的书法,写着“爱岛”二字,契合了这位长老的一生。


△大田昌秀在其办公室内。(摄影/漆菲)

日本政府把冲绳当作殖民地

嘉沐:关于普天间机场迁移的事情,现在日本政府正在起诉冲绳县政府。这起纷争至今已有20余年,仍未达成共识。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大田:按照美方的说法,这个机场需要使用200年。这说明日本政府根本没有把冲绳当作自己的国土,而是作为一个殖民地来使用的。


里根政府时期的1997年,我邀请了一位在美国智库工作的研究员来冲绳视察美军基地的情况,当时他形容冲绳的词汇是:军事型殖民地。后来他在2000年发表了一份劝告书,建议美国逐步撤离驻冲绳的美军基地,并与日本达成相关的和平友好条约。


△2016年6月19日,日本冲绳那霸市,约65000名民众高举标语牌集会示威,要求美军撤出当地,抗议驻日美军人员的犯罪行为。

嘉沐:您如何评价去边野古附近抗议的人?我去采访时发现年轻人比较少。


大田:说实话,我很佩服那些人。因为如果去抗议,即便只是3个月,也要把自己的生活搭进去。更不用说其中一些人为这个事情抗议了20年,基本人生就为此奉献了。


的确,去边野古抗议的大部分是亲身经历过冲绳战役的老一辈。


日本现在有很多右翼分子,会来冲绳对年轻人进行洗脑,或者在网上表达言论,比如鼓吹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威胁,需要美军基地来对抗中国,不少年轻人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近我接触了一个反基地的年轻社会团体,叫做“冲绳学习”(简称OKST)。这个青年团体的领导,是我以前支援过的一个民间工会人士的孙子。我感慨地对他说,“你可真是继承了你爷爷的衣钵啊!”


另外还有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觉得间接的民主主义已经不适用了,要进行直接的民主主义。 有些人甚至在基地附近放飞氢气球和风筝,想阻止美军的飞机胡乱起飞。我对这些年轻人抱有期望。


△远眺位于宜野湾的普天间基地。

嘉沐:不少当地人告诉我,冲绳人是1995年真正开始有共同的抗争意识的。您怎么看?


大田:自从美军进驻冲绳以来,这样的意识越来越强。不过以前只是有意识,但直到1995年的强奸案之后,开始有了统一的共识和行动。如今在冲绳,“结构性歧视”这个词频繁出现。它不再是政治术语,而是我们生活中普遍的词了。


因为有《日美地位协定》,在美国犯罪的人再来冲绳犯罪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甚至连一些美国人都给我写信说,怎么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眼下虽然日本政府说要部分修改这个协定,但我觉得如果只是修改一部分解释,根本没有用,必须全面修改。而且,即便这个改变了,只要基地在,犯罪几率仍然存在。但修改协定还是可以起到降低犯罪率的效果。

嘉沐:您会担心这种抗争带来危险么?


大田: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流血事件的发生。1970年的时候,冲绳曾发生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烧车事件,被称为“胡差暴动”。当时美军的车被烧了83台。


现在大家认识到,日本政府就是歧视冲绳。在边野古,很多人宁愿搭上生命阻止基地搬过去。我不希望未来发生任何暴力事件,因为这样只会再次引起公愤,之后的事情也难以预料。

与其受歧视,不如独立

嘉沐:对冲绳人来说,可以彻底离开基地么?


大田:从历史看来,1961年做过统计,当时基地给当地人创造的职位是5.5万人,对冲绳的经济贡献是52%;到了回归日本的1972年,职位下降到3万人,经济贡献降到15%;而在近几年,在基地工作的人只有9000人,经济依赖度为4.6%-5.4%。所以很多人开始主张,冲绳根本不需要基地,应当独立发展经济。


△1962年,冲绳居民打出“保卫冲绳,保卫家园”的标语抗议美军基地的存在。

嘉沐:但日本政府并不愿意基地离开,本土民众似乎也没有冲绳人这样的感受


大田:这是很荒唐的事情。在冲绳做民意调查,有83%的人反对基地迁移到边野古,但在本土却有46%的人表示赞成,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地的情况。


事实上,日本政府因为转移基地问题需要负担的这些补贴,是会分摊到本土每个纳税人的头上的。我认为,如果政府有钱来支持美军基地的话,不如把这些钱投入到福岛,因为核电事故后那边的经济还没有复兴。


连美军和美国政府都比日本政府更会安抚冲绳人,但日本政府完全是无视的态度,they don't care(他们不在乎)。这样的趋势下,很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冲绳年轻人,他们会讨论独立的问题。


△2016年6月17日,冲绳民众为名护市被害女孩岛袋里奈举行追悼会。32岁的美军海军陆战队员肯尼斯·富兰克林因涉嫌杀害岛袋并抛尸而被逮捕。

嘉沐:关于冲绳独立的话题很早就有了,但据我了解,真正支持独立的人还是很少吧?


大田:自明治时代开始,关于冲绳独立就有过多次讨论,但以前的讨论都是基于政治家的考量,他们没有考虑独立后的冲绳应该如何发展,没有蓝图的设想。


但现在的独立论不一样了,是由大学教授提出来的。 龙谷大学的松岛泰盛、冲绳国际大学的友知政树等学者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叫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据说现在有200人。我会支持这样的组织。

嘉沐:作为前任知事,可以公开表示赞成独立么?


大田: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的身份还是不方便表态,至今我也不会说自己赞成还是不赞成。但我一直觉得, 日本政府没有把冲绳当成过自己的领土来看,如果这样,冲绳还不如独立。

中国和冲绳的联系非常密切

嘉沐:我了解到,翁长知事(注:现任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由于与中国高层关系不错,被一些日本媒体指责为“被中国收买”。这次也有一些当地人问我,中日会不会开战。您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

大田:日本有很多偏右的媒体,说的话都很荒唐。我多次去中国,其中北京就去过4次,接触到的人都非常亲切,每次我上楼梯都有人来搀扶。


有一年去香港,我看到香港卖很多本土特产,这也给我带来启发,回来之后我建议本土的企业也开了类似的物产店,取名“我们的店”,现在这家店在日本国内开了8家,国外开了5家。


中国跟冲绳的联系从古至今都非常密切。比如北京有琉球馆,福州有冲绳墓地。我当时还捐款给福州政府,翻新过那个墓地。


在福州,我出资建过一个地下2层、地上11层的福建-冲绳友好会馆。1998年7月,我还率领当时的冲绳县友好代表团访问福建,参加这个会馆的竣工典礼。


在我任知事的时候,曾挑选过100个冲绳年轻人从福州步行去北京,主题是“探寻历史足迹”。最近一次去中国是2015年,北京大学邀请我去参加研讨会。当时我惊讶于北京的高速路建设,觉得中国发展得越来越不错。

嘉沐:从地理来看,冲绳与台湾的关系也很密切吧?


大田:台湾跟冲绳的关系一直很好。以前李xx常常来嘛,想约我打高尔夫球,但当时日本外务省不让,说要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笑)。

“钓鱼岛问题其实是民生问题”


嘉沐:以前您开展过“一英尺”等民间运动,呼吁大家共同出力,搜集有关冲绳战役的历史资料。现在这类活动的进展如何?


大田:我在琉球大学的时候,20年间不断去美国寻找资料。当时之所以发动一英尺运动,是因为广岛曾经发起过一个叫做“ten foot”(十英尺)的运动,他们把募捐到的钱去美国搜集各种资料。


我觉得可能冲绳当时比较穷,所以就发起了“one feet”运动。为此还成立了一个事务所,专门做这个事情。但后来由于资金和人员的缺失,这个活动暂停了。现在这些资料也在和平纪念馆内。如果以后有资金,我希望能继续这个活动。

嘉沐:我注意到您在美国获得过新闻学的硕士,如何能较好地传播冲绳的事务呢?


大田:冲绳的问题是很复杂的,靠一般媒体去传播是很难的事情,毕竟每个媒体有自己的倾向。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向外界展示现在的冲绳。最好我们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媒体,但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嘉沐:如何评价冲绳本地的报纸?


大田:《琉球新报》和《冲绳时报》被很多日本偏右的媒体认为是左的、甚至亲共的媒体。其实以前冲绳有很多家媒体,但现在只剩这两个,这说明只有这两家是真正反应本地民意的报纸。我也希望这两家报纸能更好活下去,不被淘汰。


△2016年7月,东京市民打出“不要边野古”的标语支援冲绳。

嘉沐:有一种说法是,正是由于本土群众反对安保条约的运动与冲绳民众反对基地的斗争始终脱节,让冲绳在反基地的斗争中孤立无援。对冲绳人来说,哪个更重要呢?


大田:这个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的,我们都反对,无论是基地还是安保法。最近的县民大会上,冲绳的41个市町村代表都来参加了。驻日美国公使当时很担心地说,这会影响到日美安保条约了。可惜的是,日本政府始终不重视这个事情。

嘉沐:在您看来,冲绳的抗争会给周围国家和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大田:冲绳自古就跟东南亚的关系很好,我本人也去访问过多次,我不希望因为基地的问题影响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未来冲绳应当与这些地区有更多交流。 比如拿称钓鱼岛问题来说,我不希望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领土问题来讨论。以前日本、台湾的渔民其实都会去那附近捕鱼。我认为,其实这是一个民生问题,是关于三方或者多方老百姓如何能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共同进行经济活动。

决不让冲绳再次成为战场

嘉沐:很多冲绳人在钓鱼岛问题上都跟您持类似意见。我感觉,冲绳人从古至今都丝毫不推崇武力,结果现实却承载着全日本最多的武力。

大田:你说得很对。冲绳人一向反对武力,15-16世纪时琉球有一个尚真王,他当时为了维护这里的和平,把民间所有的武器都收缴了,放在国库。还禁止一切武器的使用和贩卖。


即便萨摩番(日本江户时代的强藩)进军琉球的时候,也没有激发他使用武器的想法,反而坚定了不能使用武器的信念。这么多年,冲绳发展最好的运动项目是空手道,因为空手道不需要任何武器。

夏威夷大学的一位人类学教授不久前写过一本书,叫《冲绳的宗教》,其中他提到,日本文化是武士文化,在日本传统的和室房间中,会有一个神龛,上面一般会放日本刀和盔甲。但在冲绳呢,这个地方放的是三味线琴


这个学者说,冲绳根本没有军国主义文化,反而是一种女性文化。所以,冲绳的文化跟日本本土完全不同,我们看待战争也就很不一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