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专注公益,我们在路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茶馆  ·  IGG净利润猛增7倍!神秘的App业务贡献1 ... ·  11 小时前  
游戏葡萄  ·  亏掉千万,抵押房产再All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青春榜样 | 十佳大学生郑德褀师兄采访

北京师范大学师英爱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2-28 13:56

正文

青春榜样

十佳大学生郑德祺师兄采访

承京师崇德血脉,展学子砥砺风姿。

勤奋求知,寓“数”于乐。

知之行之,无负今日。

本次十佳大学生采访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第二十四届十佳大学生 数学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郑德祺 。师兄将在学习经验、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享,让我们一起向师兄学习取经吧!

学习经验




1.师兄在过去三年中取得了非常优越的学习成绩,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些学习方法技巧吗?


针对 数学一类专业 而言,有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和高中的方法和技巧互通。比如说在听课的时候,尽量去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想法;在课下,做作业的时候尽量独立完成,尽量不去参照答案;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像咱们学校相对来说就会出一些作业的变形等等,即跟大家平常做过的作业是差不多的,所以在考前可以尽量去复习老师划定的一些比较重点的知识点,以及做一些和这个知识点相对应的老师留过的作业题目,然后再简单做一点课外的拓展训练。另外,考试的时候如果想到了跟这个题目有关的知识点也可以往上写,尽管这个知识点不一定是得分点,也就是说要做到尽量不留空。

针对非数学专业课 ,因为我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很多,但我一点浅薄的经验就比如说如果要做个pre的话,我就会在课下多去看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然后精心准备ppt之类的一些东西。


1.师兄收获了专业竞赛的九项大奖,并向SCI顶级期刊投稿学术论文,可以讲讲自己的备赛过程或参与科研的经验吗?对于想要参加相关竞赛的同学,师兄可以给一些准备等方面的建议吗?


那我分开来讲讲竞赛和科研两个方面。关于竞赛的话,我的九项大奖其实大概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数学竞赛相关的一些奖项,另一部分就是数学建模竞赛,包括美赛、国赛、校赛还有杯赛。

大学生数学竞赛 主要是考察数学最基本的一些专业课的知识,那对于这个的准备来说,其实就是把自己学过的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专业课去多深入准备一下,应该去多刷题,因为它考的难度相对专业课的课业知识还是更难一些的。它其实会和高中的学科竞赛有一定相似性,但还是有点区别,因为高中竞赛的技巧性更强,但是大学竞赛相当于是比教材和我们课上学的知识难了一个等级,但并没有难得过分,所以可以多去做一些题,比如说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或者说谢惠民的数学分析方向相关的习题集;高等代数的话,可以去看复旦大学的姚慕生老师编著的《高等代数》。我觉得准备这个数学竞赛,更多的是题目上的训练,以及要对真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再结合自己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最最重要的还是说对于考纲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的一种掌握,因为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其实本质上都是围绕着考纲去出的。

关于 数学建模竞赛 的话,其实从事应用数学或者说一些工科相关的领域研究的同学们可能更愿意去参加这些方面的竞赛,因为它更多是侧重于一个实际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专业分支,比如说物理学背景、数学背景、统计学背景等等,而且解决方法也是非常非常多的。一般来讲这种比赛是现场给你提供问题,会给你几天时间去完成一篇论文去解决这个问题。参加这种比赛,我觉得首先要培养一定的抗压能力,因为参赛的这几天内,可能经常会处于一个没有头绪的状态,可能会反复从各种渠道去找解决题目的方法,肯定是要受到很多挫折的,首先不要被短暂的失败影响自己的心情,然后要尽量培养自己搜索相关知识的能力。这些实际问题本身也没有答案,往往是一些企业或者是一些高校给出的类似于解法征集,没有标准答案,靠自己的探索给出合理有效的答案就可以,所以要对自己的答案有自信,而且有些时候用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总的来说,参加竞赛就是要多多尝试,但是尽量不要让参赛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为专业课程才是各种情况下所参考的更重要的一个因素,竞赛和科研只是加分项。

关于 科研 ,它是一个静水流深的过程,更多是要去做一些创新性的、原创性的东西。但并不要求你每天都做出很大的突破和飞跃,只要每天能够进步,可以慢慢累积,它就会形成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效果的科研成果。我对科研的建议就是说大家还是要去持续性发力,时时刻刻尝试去学或做一些新的东西,尽量持续性地思考科研问题如何进展,而不是说等把一切的压力都放到最后一段时间去赶。总的来说,科研和竞赛都要多多尝试、提前准备。


学生工作




3.师兄不仅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担任了数学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OM学社社长等职务。师兄可以讲讲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吗?


首先要 尽量分配自己的时间 ,像我的话可能在大二的整个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比如说有些时候只有半个小时甚至可能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去用。那我觉得在不忙的时候,我可以在这段时间休息或放松一会儿,但是在大二学年,我还是把这些碎片化时间去尽量用上。比如说在晚饭后到习题课前,我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那我会用来去安排一个事情,例如把即将要开办的学术讨论班的相关任务安排一下。或者我可能会用这半个小时时间总结一下,这一天都学了哪些知识,再去做一做我的作业题。无论是休息也好,还是说工作或者学习也好,尽量要去把每段时间都用得高质量一点,而不是用低质量的娱乐占据我的时间。

但其实有时候学生工作和学习是不能达到平衡的,像我记得在有一个学期,我的期中考试特别多,同时我也有许多有待组织的活动。所以说有些时候我就会去 做一些取舍 ,比如说这段时间考试会更重要一些,或者说我觉得我的考试需要更多的复习时间,那我会去选择性放弃一些工作,或者说我会把它交给其他的同学去做。有些时候如果说学生工作更重要,我会尽量先把学生工作安排好,然后再准备学业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整体而言,我也没有为了学业牺牲很多的学生工作,我还是尽量把学生工作的事情放到前面,那学习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去经常性熬夜弥补上学习的时间。


4.师兄可以分享一下组织学生活动,与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技巧吗?


跟人沟通交流是会有不同类别的,比如说去做一些培训性的活动,那可能就需要邀请一些专业老师来给我们做指导,那和老师们沟通,首先要 注意礼貌, 要尽量照顾好老师的一些想法,其实一般来讲老师们还是很善解人意的,都是非常乐于给予很多帮助、乐于沟通的,所以其实表现大方就可以,不要太过于拘谨。还有,在邀请老师的时候要 打出一个提前量 ,一般视情况提前一周到半个月和老师去约定一些事情,否则可能会有一些老师就因为过于仓促,就没有办法来到现场。另一个就是和同学们交流沟通,那我觉得无论是在做爱心社的部长,还是说做社长,最重要的还是说没有必要去摆一些什么架子,更多的是需要 真诚 一点,出现了一些问题,或是说有任务,都要第一时间和同学们去沟通,去想该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有任务呢,就是大家去分配一下,看看谁合适去做什么样的任务, 分工合作、团队协作 远比自己一个人去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更有效率,也更好促进关系。那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可能会有来参加活动的陌生同学,那我觉得这个时候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出自己的 专业性 ,即在面对活动的参与者的时候,我们作为组织者,需要体现出能够把控整个活动节奏或流程的能力或专业性,体现 出组织性和纪律性 。所以在分配工作时也要注意分配到人,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直接沟通解决。当然还要注重 一定的热情和礼貌 ,这样的话可以更好展示活动的风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