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三大航运巨头MSC、马士基、达飞,抢占这一重 ...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我国又一大港部署DeepSeek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中锐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外运集运东南亚新航线,2月22日即将起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加速崛起,新增20条集装箱航线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17-02-13 18:04

正文

点击上方“中国航务周刊”关注我们


近日从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获悉,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和推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正在加速崛起,青岛港航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青岛港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2016年,青岛市船舶运力新增51.4万载重吨,达到659.7万载重吨;新增20条海上集装箱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72条;海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1亿吨、1805万标箱。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指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路等硬件设施,并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是青岛市依托港口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2014年年底,青岛市政府批准设立了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该中心专注于服务青岛整个航运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集聚航运要素资源、沟通航运动态信息、规范航运交易行为、激发航运市场活力”四大功能,深入探索“服务模式、贸易金融、合作机制、理论研究”四大创新,促进了中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主任罗浩介绍,中心成立两年来,全力支持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航运咨询等高端航运产业发展,通过“互联网+港航”开启港航“大数据”时代。落实“国际化”战略,把国际功能平台建设作为谋划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枢纽港的重要突破口。

在服务模式方面,中心获准设立港航联合商品贸易场,成功建立青岛市第一家由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港航交易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设立港航产业发展基金,目前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功与国际金融论坛、美国北方航运基金、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中海油新能源基金、中联建业集团等国内外社会资本、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蜂巢效应初步显现。

在合作机制方面,中心与哈密行政公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港口、物流等方面开展系列合作;与国家海铁联运指挥中心(西安)开展全方位合作谈判,不断开辟“一带一路”合作新支点;与浙江海洋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全国首个“航运实训创客基地”,以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开展港航人才培养三大方向为重点,推进高校科研、科技创新和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应用,更好地服务青岛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