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恒均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自己的路,也让他人走他们的路;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杨恒均游学,伴你走过山山水水,寓学于游,黑眼睛看世界,感悟人生与一草一木,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学习于一体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好车!😋-20250207115317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舰大官人  ·  真不错!就喜欢看大恐龙🦖吃人!-20250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杨恒均游学

中国人病了?

杨恒均游学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9-11 20:22

正文

那鬼佬还不识趣地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都病了吗?身体缺这么多东西?把澳洲的奶粉和保健品都买光了?我真想揍他一拳。我知道,中国人的身体什么都不缺,我们缺的是诚信——我们已经没法相信在自己的国土上能买到放心的奶粉和保健品

对不起,不是中国人病了,是我——大五毛,“民主小贩”,“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老杨头——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昨天一篇“ 澳洲奶粉黑幕,吓死宝宝了 ”捅了马蜂窝。一夜之间,一位靠码字维生的“民主小贩”转眼变成了“奶粉小贩”。原本是准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我忠实的读者选购几款奶粉,请澳洲信得过的读者、朋友帮他们邮寄到中国大陆。反正我在澳洲休假,闲着也是蛋痛。可哪里想到那文章如此有影响力,结果是成百上千的读者蜂拥而来,要从我这里购买澳洲名牌奶粉!


我不是奶粉商啊!澳洲奶粉限购,货架上经常没有大陆消费者想要的那几种,加上邮费昂贵,几乎没什么利润,我那几位正儿八经的商人朋友还真没有几个愿意去做奶粉代购的。如果我每天开车出去帮大家买奶粉,再去邮寄给你们,那几罐奶粉的成本得多高啊?

但我既然留了联系方式,而且都是我的读者来询问,我就得有个交代。于是“病”了一次的我,准备再继续“有病”下去。整整一天,从早到晚,连续走了十几个超市、五个代购点,晚上还少有地动用澳洲政界关系,帮我约到新州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喝茶 ……

先说说奶粉代购。首先,我要对那篇文章中的一些表达和语气表示歉意,可能我说得有些严重,真把宝宝吓住了。毕竟中国自己产的奶粉绝大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进口奶粉也有一定的监管,并不都是假冒伪劣的。大家消费了,也不一定都喝到了假奶粉。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文章的语气有些夸张了,尤其搞了个标题党,抹黑了一下澳洲奶粉,感觉不应该,我道个歉吧。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有假奶粉出现,更不用说反复出现,哪怕是极少数——一小撮害群之马,你绝大部分产品即便毫无问题,家长们还是不敢购买。为什么?很简单呀,你敢拿自己的宝贝子女来赌博吗?赌博你买到的是“绝大部分没有问题的”奶粉?同样的道理,只要有假代购,其他所有的代购都被蒙上了阴影。奶粉不象其他物品,到手后就能知道真假,如假包换。 对大多数人来说,唯一可以确定奶粉真假的,恐怕是孩子们未来的健康!一旦被欺骗,等到他们长成大头娃娃或者得了肾结石,你到哪里去“如假包换”?


可见在食品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食品,一定得让大家完全放心才行。目前进口奶粉在中国出现很滑稽的场面:作为大宗食品,唯一靠谱的进口途径应该是散装(罐子放进集装箱船运也行)托运到中国大陆,然后包装分销到各地。而不是什么一罐、几罐这样用昂贵的航空快递送达消费者手中。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据说,只要落地中国大陆的,中国人都有点信不过!他们不相信经销商、分销商、托运者、包装者和商店零售商不从中造假谋利!

正如上次吵得沸沸扬扬的“传说”:经销商从澳洲进了一顿的澳洲的名牌奶粉,却卖出了十吨的货!——澳洲人碰上这事只能说不玩了,因为这应该是中国法律监管的。这事我到今天也没办法证实,因为澳洲人不愿意说,可作为中国政府,绝对应该一查到底! 当然,有些东西政府想监管也监管不了,那是做生意,甚至做人的基本诚信,不是可以靠“监管”就行的。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人竟然采取了世界上最滑稽的方法购买奶粉,跨洋越海从万里之遥的地方代购奶粉!而便宜得只有一百到两百元(人民币)一灌的优质奶粉,单单运费就得加上几十块,再加上澳洲这边昂贵的人工,中国人凭空比发达国家的国民吃更贵的奶粉。别说鬼佬们看到中国人疯狂抢购奶粉觉得奇葩一件,就连我都忍不住暗自思忖:我的同胞是不是有病啊?!

糟糕的是,现在据说连代购都有人作假。很多读者来找我,就是想知道,他们在网上购买的奶粉是不是真的,想让我推荐代购,甚至让我亲自卖给他们。按我的性格,我肯定会对他们一顿冷嘲热讽,你以为你是谁啊,竟然让我给你带奶粉?!可一想到人家确实是担心自己的宝宝的健康和安全,我还真说不出话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今天自己亲自背个包,一天跑了十几家超市和药店,去同供货商亲自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失落,不过,作为一名作家,我也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去药房(出售奶粉与保健药品)以及同供货商交谈中,我发现,澳洲这边之所以不愿意代购奶粉而愿意代购保健品,是因为保健品小小一盒子,利润比较大,又不限购。记得半年前,朋友让我带一些保健品回去,我随意走到药房,竟然找不到,拿了几盒有货的去付款时,竟然被白人售货员要求放回去,说只能买两盒,限购!我当时差一点爆发了,我第一次购买啊。 可药房说好几种已经断货半年了,都是你们中国人买去了。那鬼佬还不识趣地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都病了吗?身体缺这么多东西?把澳洲的奶粉和保健品都买光了?


我真想揍他一拳。我知道,中国人的身体什么都不缺,我们缺的是诚信——我们已经没法相信在自己的国土上能买到放心的奶粉和保健品。 中国人富裕了,开始吃保健品也正常,并不比澳洲人吃的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只要中国人喜欢的品种,几乎马上断货。生活在西方这么多年,第一次在所在地被限购,我能怎么办?说我不是中国人?说我不是去炒卖的?后来我才知道,澳洲断货了半年的货品,在中国淘宝等网站上,到处都是。我大吃一惊,他们怎么搞到的?

我还是愿意心平气和地同澳洲朋友交流,既然中国人都喜欢这玩意,你们为什么不扩建工厂,多生产一点?有钱不知道赚吗?他们的答案是:奶粉、药品和保健品生产部门都是经过多方审查、时间检验的,审批之严格是一回事,要想真正推出有口碑的产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消费者积累的使用经验和效果,中途还不能出现一点点的问题,这个可不是靠炒作能搞起来的。再说,有些东西的原材料有限,慢工出细活。不能搞大跃进的 ……

听得我不知道是该感到惭愧呢,还是应该感到骄傲。想一下在中国,什么东西都不紧缺啊,只要有一个物品大家喜欢了,转眼之间,马上成千上万的仿冒品、假货都应运而生,甚至连名牌汽车都能仿造出外形一样的,效率之高,匪夷所思。我们多么富裕,多么丰衣足食啊 …… 可是,中国人自己其实一点不傻!别的可以假冒,涉及到孩子的健康、成年人的安全的奶粉和保健品,你仿冒得再像,他们也不会买,不敢买!

很显然, “风衣足食”什么都不缺的我们,恰恰缺少了一样东西:诚信!而且,我们正在为缺少诚信付出越来越可笑、越来越高昂的代价!

说实话,我不相信中国制造不出品牌奶粉,更不相信中国人病了,都得吃澳洲的保健品,但我知道,没有了诚信,我们喝什么奶粉,吃什么保健品,都健康不到哪里去!

杨恒均 2016 4 7 日 悉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