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制剂生产应在受控环境中进行,为了在制剂全流程中能够有效防控微生物的污染,需要消毒剂的使用。
对于洁净级别比较高的区域,如A级和B级区,甚至有些C级和D级均需要使用无菌消毒剂:
- NMPA 2010年GMP”第四十四条 …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
- EU 2022年GMP “4.35 Disinfectants and detergents used in grade A and grade B areas should be sterile prior to use. Disinfectants used in grade C and D may also be required to be sterile where determined in the CCS.”
企业内部配制的消毒剂再进行过滤除菌,是实现无菌消毒剂的一种常见手段。如使用除菌过滤的方式,需要评估实际情况下消毒剂与过滤器之间的适用性。2018年NMPA《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南》指出“进入A级和B级洁净区的消毒剂,应经除菌过滤或采用其他适当方法除菌。如果使用过滤方法除菌,应评估消毒剂与所选择滤器材质之间的适用性。滤器使用后需进行完整性测试。”
评估消毒剂与所选择滤器材质之间的适用性,首先需要对于供应商进行资质确认。例如,关注所选择过滤器的诸如生物安全性、厂家提供的除菌级过滤器的细菌截留的能力、完整性测试的限值等相关文件。
根据USP<665>中所提及的针对使用的组件(含滤器等)的初步评估决策树(见下图)表明:如其所处的位置在制剂产品工艺流程之外,则组件不在研究范围内,无需增加额外测试(主要指E&L的相关研究内容)。显然,对于消毒剂除菌用过滤器属于该范畴。
证明消毒剂与所使用的过滤器材质之间适用,即证明两者之间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消毒剂是否对于过滤器产生破坏性的结构改变(目视检查、完整性测试)、过滤后的消毒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澄清度、无菌性等)。因此为了探究该问题的首要条件是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具体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1. 消毒剂种类:醇类、季铵盐类等;
2. 过滤器:孔径、材质等;
3. 过滤的参数:时长、流速或压差;
4. 前处理:灭菌条件等;
5. 重复使用:使用后清洁方式、使用次数以及存储方式等
6. 其他
基于如上因素分析,药企可以根据每次过滤后(每次过滤对于过滤器以及所过滤的消毒剂均经历了上述关键因素的影响 )对于过滤器以及过滤后的消毒剂两方面的角度直接进行评估,即能代表两者直接的适用。
需要评估每次过滤消毒剂后,是否会对过滤器产生不适用的风险。完整性测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方法,证明整个过滤器结构的完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该测试,发现可能在过滤过程中发生的任何过滤器泄漏或穿孔。
需要评估每次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是否会对消毒剂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导致不适用风险。
消毒剂配制用水的要求、配制后的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存放要求,时效性等以及过滤后消毒剂的检测控制指标等,如果均有严格要求以及控制,都会进一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