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被永久封禁,这是新号: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Life丨Focusing on the ... ·  3 天前  
CHINADAILY  ·  Sports丨Grid locked: ... ·  3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老实说,我不知道这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 ·  4 天前  
求是网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客WeThinker

语言和性别的秘密:为什么男生不能叫Jennifer?丨微思客

微思客WeThinker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01 07:47

正文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辞》

(图片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


重木微思客撰稿人,编辑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五晚上我到两位外国朋友公寓参加他们的“Movie Night”,在电影开始前,一些刚认识的朋友们互相介绍,其中一个中国男生对我的一个外国朋友说自己的英文名叫Jennifer。那位外国朋友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遍,中国男生又回答了一遍。外国朋友有些疑惑,望着其他人似乎希望能得到个解释或看其他人是否也听到的是这个名字,那位中国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个女生名字。外国朋友如释重负,笑了笑,然后电影就开始了。我当时站在边上看着这个有趣的插曲从发生到结束,不过一两分钟,之后因为看电影——那晚看的是2000年雷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我就没再想这件事,但之后几日重新回想这件事,却觉得颇为有趣,而一个问题也随之在我脑海里蹦出来,即“为什么那个男生不能叫Jennifer?”


这似乎是一个很蠢的问题,因为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回答为什么,就像那个男生之后补充的那样,因为Jennifer在西方传统和日常生活里是一个女生名字,所以男孩显然不适合。我们时常在生活里同样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你发现自己的某个男性同学的名字是女孩名字,或很女性化;一些女孩的名字则是男孩的,或十分男性化。由于这个问题发生的频繁或是我们并没有对此过分的关注,而使得我们时常对这种“错位”只是一笑而过,当件有趣的事情。


但如果能对此稍微留意下,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东西方,男女两性都有一整套属于ta们自己的名字模型,即有一些名字我们几乎是先天或说是自然地觉得那应该属于男生,其他一部分属于女生。而如果我们扩大这个观察范围,也就会发现有一些特定的词或是组成的词语也有着鲜明的性别属性,当它出现在一个名字中时,会根据具体的性别被选择。就中国而言,我们很少会把像花、莉、丽、丝、蕾和雅等等一系列词(这里只是暂举几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会出现在女生名字的字词)用在男生名字上。


著名美剧《老友记》中“瑞秋”扮演者Jennifer Aniston

(图片来源于截图)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有趣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吗?为什么有一些词几乎是天生或自然地只能出现在特定性别之下呢?而一旦我们没有遵守这一规则,就会引起他人的侧目。这些事情因为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文化,也因为它们太过日常,所以我们很少会真正地注意到,并且更严重的是,我们也就因此而觉得这是自然而然之事,即产生一种好似这一规则或是习惯是从开天辟地之初就已经如此了。在科学取代了曾经的宗教信仰旧神而成为我们这个由启蒙理性所构建的现代世界中的新神之后,“自然”一词被赋予了巨大的力量和一种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坚固位置。“自然”在科学的保驾护航下成为新神,成为我们需要臣服甚至是不容置疑的存在。所以,我们时常会遭遇到在一段辩论中对方抛出“自然”这一杀手锏,而每当此时,你就会发现自己似乎被它的魔力困住了,而难以再对此提出任何质疑,因为“自然”是某种不证自明的真理或优于我们思考行为的存在。


在这一情况下,当我们指出无论是东西方文化中对于男女两性的名字也有分门别类的属性是自然的时候,我们往往也就接受了这个论断,而不再对此有任何其他质疑。但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思考关于文字的问题,即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如今的共识是,这些文字并非自然孕育给我们的,而是人类在有意地创造它们,以此来对事物进行命名和分门别类。这一点在中国仓颉造字的传说和西方《圣经》的创世纪神话中都曾提及,而马尔克斯在其小说《百年孤独》第一章里也曾对此进行过翻版演绎,即处女地马孔多一开始的许多事物都没有名字,人们提到它的时候必须用手去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给那些事物命名,即解决了实际实践中的麻烦,也开始了人类改造自然而建构自我的征程。


语言的创造发明和人类使用工具一样,都让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开始走向“人”。因此,既然语言文字是人类的创造,那么它们就不是自然的,这也就表示,它们从一开始就被内置了各种各样当初创造和之后在使用它们时被人类所希望用它们来表达的意涵,因此每一个字、每一词和句子都有特定的涵义,对应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因此,有一些词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表示石头,表示树木,表示走兽,表示飞禽,表示女性,表示男性……从中国的汉字历史中,这一点展现的颇为直白。


比如一些以“女”为偏旁的字,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和“女”这个字所代表的基本意思存在联系,而也由此形成了一个“女”字旁家族,它们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例如“媛”字,《说文解字》中解释:“媛美女也。人所援也。从女从爰。爰,引也”,即它表示的是美女,特指女性,而和男性无关。我们从刚接触汉语学习时就被告知,一些字词和词语(或成语)是有特定使用条件的,甚至是有所特指的,即它们只有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被使用或才会具有意义;举例而言,成语“红颜祸水”,只能使用在女性身上。通过这简单的分析,我们就能证明上面的结论,即语言文字从被创造之初,就已经被限定和预设了使用对象;它们有着一套完整的使用规则,而如果在使用中没有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引起误解,甚至是更大的问题。


语言的魔力

(图片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


其上我们通过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简略分析同样适合于主流西方语言文字(就我所知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都存在这一问题)。因此,在这一情况下男女姓名问题其实所反映的则是东西方主流文化自古以来对于两性的界定,即利用创造的语言文字来对他们进行清晰地划分,或说是有所区别,从此男性有男性的名字,女性有女性的名字,两者不可混淆,就好像男女两性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规矩与问题,甚至是领域的不能混淆一样。语言文字从一开始就是人类的工具,它是人类反自然的创造。当仓颉造字成,史书记载“天雨粟,鬼夜哭”,由此人类脱离了自然而进入文化之中,语言文字就是文化的产物,而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划出界限,条律分清,由此从原始混乱的自然中产生规矩有序的人类社会;而男女两性的界定也必然在其中,由此就出现了我们如今所谓的社会性别(gender),它是由历史文化的建构而产生,应该把它与解剖学上的生理性别(sex)区分开来。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回答文章刚开始时我所提出的那个问题,答案便会是:“他们(或那个男生)之所以不能叫Jennifer,是因为东西方历史文化传统所致,而非我们以为的自然所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人们通过——借用福柯的术语——知识-权力系统建构了当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两性气质和伴随它们一起存在的一系列完整的社会性别系统。就如朱迪斯.巴特勒在其研究中指出,这一建构过程最终会回头隐藏它自己的一路痕迹,并且进而把自己装扮成自然,以此来扩展和复制自己的模式,并最终在知识-权力系统的帮助下,占据整个社会文化。而久而久之之后,我们也就遗忘了它的真实身份,而几乎是下意识地以为这些现象是先天的、是自然的。男女两性气质便在这一系统里首当其冲。


今天,我们如果不去追溯两性气质的建构历史,我们就很难意识到自己当下所接受的并且以为是自然的性别气质其实是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产物,它就好似一幢经历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房屋建造,而如今因为它的表面覆满植被,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以为它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人工的文化产物。尤其是当下中国主流的两性气质,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近代的遭遇,即它的建构是随着西方列强到来而开始的,并最终像其他前殖民地一样,完全接受了当初殖民者的性别气质文化。西方的帝国殖民在带来灾难、科技和文化时,他们对于性别气质的意识形态同样被输出,所以无论是印度、日本还是中国,最终的结果就是其自身传统的性别气质被摧毁或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指挥下重塑,由此而产生了西式的性别气质。所以,如今我们看到风靡全球的主流性别气质其实是西式的,在这些年则是美国式的,因为它的性别气质意识形态已经在那些受到它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发掘了自己的传统,在经过一系列取舍和抛弃后,形成自己的性别气质观念,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它的核心始终是西式/美国式的。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图片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


因此,当我们如今要讨论两性气质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弄清这一段历史,由此进一步的问题便是再探讨西方主流性别气质的建构历史(可参见拙文:“男孩危机”:男权的旧日怀旧幽灵 | 微思客 中的第三部分“近现代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塑造”)。在这一经历了19世纪初期到中期的两性气质(主要是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知识-权力建构后,西方近代的男女性别气质便得以定型,并在之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征程而扩散到其他国家。这是人们对于社会性别研究的结果,在于揭露这一建构过程自身的“自然化”动作,从而告知人们,两性性别气质来源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习惯和权力的共同运作,因此它不是坚固永恒的,从而也就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争取自己的性别认同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政治权利问题提供了理论帮助。


而在这一漫长的建构过程中,语言文字参与其中,经过一系列的结合而形成了对于男女两性一整套的刻板印象和陈词滥调。标签便是其中一个被人们使用的颇为得心应手的工具,通过化约的方法来快速地界定一个群体或是一个种族的特点。在优点方面,它能让我们很快地了解到对于相关群体或种族的一些基本情况,但它往往带来的是更多坏处,即标签完全遮盖了一个群体或种族中的个体独特性,而把他们化简为一个没有生命的物品,从而导致我们对其的了解止于表面或是一些错误的印象,由此开启了对于这一群体和种族污名化的不幸历史。如果我们稍微考察下东西方主流权力对于少数群体或种族的话语建构就会发现,大概都是这样一个糟糕过程。两性气质尤其如此,例如其中典型的刻板印象:男性阳刚坚强,理性而智慧,是文明的创造者;女性柔弱多愁善感,是感性的,逻辑能力底下,适合待在像家这样的私人领域等等。我们对此耳熟能详,对其的质疑却往往走的磕磕绊绊。


在朱迪斯.巴特勒分析波伏娃那句著名的“一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时指出,这里存在一个赋名过程,即如果一个女性生下来并不是女人,而是后天在文化中被建构而成的,那么从一开始我们所赋予她的“女人”这一称号就并非先天的,即它完全可以变成其他名词,甚至是像“男人”这个词,即我们在文化建构中,是可以用“男人”来代表如今我们用“女人”这个词所代表的个体与群体的。在这里,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概念都产生其中,而巴特勒通过其研究分析指出,即使是我们一般以为的生理性别(sex)同样是文化建构产物。因此,性别在这里完全是一个述行结果,在语言、文化和权力的一系列述行行为下产生(参见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并且在之后用这个结果来回溯起源,从而创造一个先验的性别版本神话存在。巴特勒说,性别的建构并非因果论,而是以结果创造原因,并由此掩盖这个回溯建构过程,让人们以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


巴特勒对于性别的观点颇为激进,通过对于述行行为的解释,她彻底消灭了我们一直以来对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主体讨论,即这里从来就不存在一个起源神话,它的诞生完全是述行回溯建构的结果。


男性女性与其他

(图片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


人们在这里或许会提出疑问,即男女两性在解剖学上确实是存在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也并不能摧毁我们对于性别这一由文化等一系列因素所建构的现实。在对于社会性别的讨论中,我们以为身体是一张白纸,文化在其上书写,从而创造出性别;而在巴特勒的激进观点中,是文化在述行行为下创造了我们对于身体的观念(参见氏著《身体之重》)。就像上文在分析波伏娃那句名言时我们所指出的,对于解剖学上的身体,我们完全可以颠倒如今这一习惯的语言使用,即我们可以把拥有阴茎的身体命名为“女性”或其他,而把有阴道的身体命名为“男性”或其他(设想医生在接生新生儿后,宣布他们性别时)。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些词,都已经在历史发展中拥有了一连串的意义,但这些意义并不是坚固的,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它,从而重新在其中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涵义。所以,“Jennifer”完全可以是男生的名字,就好像曾经用来污名和谩骂同志群体的queer,当它被同志收编为他们使用和自称词时,这个词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了。


有一个现象,在当下的东西方社会都层出不穷,即一些男孩被指责女性化或娘娘腔。对于被指责和嘲笑的男生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打击,因为这就暗示着他跨过了那条画在男女两性气质间的界限,从而混乱了秩序,从而造成紧张和不安,并且这些情绪往往都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他者。他们感觉被冒犯,就像一些直男觉得被同志群体冒犯,好似同志在展现自己非传统主流的男性气质时无形地伤害或是削弱了其他男性的性别气质一般。


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是,我们总是以“他者”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因此当“他者”越出了你所需要或曾经把他封固在某个形象的范围时,你的自我认同也就岌岌可危,遭到威胁。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管中窥豹地解释一些男性对于那些女性化、娘娘腔男生和同志的紧张。这是一种颇为不健康的心理,也是一种残缺的心理,因为在他们污名和攻击那些非主流男性气质的男生时,他们也是在排斥自己身上与之相似的一部分气质,所以敏感、感性和温柔都被排除,留下的只剩那些支配性男性气质里的东西,而因为它的残缺最终就会造成心理的不健全和扭曲。


以道家对于刚/柔的辩证法和儒家对于“道中庸”的观念来看,执着于一端都是有害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对于走极端所可能产生危害的警告。最重要的还是每个独立的个体对于自身身心的完满塑造,而并非像满弓般停在一端,等待着危机来临。


西方传统的男性完美身体

(图片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


随着西方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霸主,他在强大帝国武力的支持下使得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输出到每一个曾被殖民或被后文化殖民的地区和国家,在这一强势意识形态下,许多地区和国家传统中关于性别气质的认知和观念或被摧毁或被重新改造,以符合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结果如今的普天之下都是这一意识形态占据中心位置,而我们也完全接受,并把它当做自然而没有任何质疑。但是,无论在中国、日本、印度或是在美洲与非洲的传统中,他们都拥有着属于他们自身文化传统的性别气质,像新几内亚的传统性别气质截然不同于西方(参见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或是印度的海恩斯人(参见海恩斯人塞雷纳·南达(Serena Nanda)《非男非女:印度的海吉拉斯人》)的性别气质……许多群体和种族中对于第三社会性别(third gender)往往留有余地,而许多所谓的替代性别(alternate gender),则始终在我们传统的男性女性的二分法中格格不入……


“Jennifer”只是一个名字,是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把它建构成一个属于女性的名字;我们可以说它具有女性气质。我们生活在一个性别化的社会和世界,并且是男女两性对立的二元性别化世界。由语言文字和其他文化模式所联合性别气质一起建构的结果之一就是划定界限,并由它们对此进行守护,以防止混乱的出现,所以语言文字被分外严格地规定和约束着。而当它们的历史秘密被我们发现后,对其的颠覆和重新解释也便是可能的。巴特勒提倡“挪用”,由此赋予这些陈旧的名词新的文化意义,也由此开启一系列新的社会建构;而促成这一过程发生和进行的则往往是那些曾经被驱逐者、边缘人和沉默者,他们处在界限边缘,始终保持着模糊界限的危险,且随时等待着归来,而或许也只有在他们的归来中,我们才能看到那久远而陈旧的灰暗中的希望光芒。所以,有一天男生可以称自己作Jennifer,女性称自己作Tom或Michael,我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编辑:重木

[email protected]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