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军读书会
思维的乐趣(www.mindmeters.com),著名群组博客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表龙门阵  ·  一份五分钟的外卖让我在午夜陷入沉思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哇唧唧哇招聘!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军读书会

在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学习

方军读书会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16 10:40

正文

(之前的观点写成一篇专栏刊发,比之前碎片化略微深入了一点点。系统化与碎片化的进展就是这样互动的。)

2017年初,随着互联网上的内容付费、知识付费产品增多,“碎片化学习”成为争论的焦点。

现在多数的内容付费产品是基于碎片化假设的,互联网工具甚至想帮人们利用好上班路上这样的碎片时间来学习。

批评的一方认为,要有效地学习知识,我们应当“系统化学习”。

无论是作为行业的实践者,还是作为一个对观念、知识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是乐见“碎片化学习”现象。毕竟,当追求新知的人愿意挤出各种碎片时间来学习,也有人提供合适的产品与工具,这是值得赞赏的。

我能理解许多人对于“系统化学习”的期待,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有着一种回到美好过去的渴望。

但是,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在完全的系统化学习和绝对的碎片式学习分处两端的这个连续区间里,合适的选择是什么?

以商业管理教育为例,两年制的MBA可能是较为系统化的方式,每两个月上课三四天的EMBA课程,碎片化程度则高一些。但是,对于已经有十数年经验的企业高管,EMBA课程可能更为合适。

现在的收费知识产品中,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会、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与得到、李善友的混沌研习社等多个产品都是围绕商业管理展开。

它们的碎片化程度各不相同,都比EMBA课程更高,但又分别以合适的方式协助人们学习新知。

我们不能仅以系统化程度或碎片化程度来评价一个知识产品的好坏,而要看它与我们自身需求的匹配度。

书与知识的网络化

我们还可以看看“书”这个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容器。在许多人看来,书就等于知识,书是系统化的,而报刊杂志、网络是碎片化的。

互联网的思考者们对于书有很多的剖析,比如哈佛大学研究员戴维·温伯格称书是“长形式”,与网络的“网形式”形成对比。长形式有它独特的价值。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也说,

“长篇巨制自有其力量。”
“一本书,就是(人类)一种注意力单位。”

他们进行对比思考,其实主要是想说:知识已经网络化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依赖于过去我们认为系统化的书,从中学习求知,我们要更好利用更符合技术现状的、存储在互联网中的知识形态。

关于书这样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历史上有很多很多反思,比如宗白华先生曾引述叔本华的话,

“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读书读久了,当会使自己的思想,不能成一个有系统的自内的发展。”

互联网可能使得我们的知识碎片化,但可能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它让我们不能直接用别人的系统思考来取代自己的思考,而让我们不得不去建立自己的系统。

新的知识产品为什么是碎片化的?

在这一波互联网知识经济的热潮中,出现的新知识产品多数是比过去更为碎片化。

我认为,这是它们在因应时代的变化,它们背后的可能假设是:

第一,现在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时间被智能手机、忙碌的生活碎片化了,我们要提供与之匹配的知识产品。

第二,系统化的产品过去已经有了充足的供应,而碎片化这个部分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白。

我们自己:怎么融合系统化与碎片

我们还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系统化与碎片化。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作为载体,去连接知识和实践,我们吸收知识、消化吸收、投入使用。

我们个人碎片化学习的基础,是要先建立起框架结构,然后碎片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系统。

也可以这么说,当我们为了实践目的、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时,我们要先给自己绘制一张地图,但由于我们还在探索,这个地图不精细、不精确,甚至有错误。在学习和实干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再回来修正,甚至推倒重来。

对我们自己来说,问题不是外界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是系统化的、还是碎片化的,问题是:

我们能否自己整合知识、投入实干?

我们自己能否反思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结合从外部所学的,形成自己个人的知识体系?



如果我们像鸟儿一样,只是简单地把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堆积到一起,那形成自然只是鸟巢那样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先建立起某种结构框架,我们可能可以建立起宏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