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微信第一次尝试将AI引入产品。2023年9月推出自研混元大模型后,微信便于2024年上线了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搜索服务。当用户输入某个问题时,微信除了提供常规的搜索结果外,还会在结果页顶部显示由AI生成的答案。
到2024年中,微信输入法也正式推出“一键AI问答”功能,但仅对下载微信输入法的用户有效。
微信的这两场AI变革均未能引起外界的大范围讨论。及至以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优势爆火出圈的DeepSeek到来,微信率先将其接入自家产品的举动,颇有些将前者视为自家AI变革排头兵的意味。
一个是国内月活第一的AI时代应用,一个是国内月活第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DeepSeek与微信的强强联合,堪称罕见。
超级APP接入大模型服务,并非新鲜事。微信之前,抖音、百度、快手等都已完成类似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选择接入自家自研的大模型产品,微信则一反常态,成了首家在当家产品中接入外部大模型的科技大厂。
但从微信接入DeepSeek的现状来看,其也保留着一些审慎的态度。根据部分内测用户的体验,当前接入微信的DeepSeek-R1,与官方APP存在两处体验上的不同:一是不支持多轮对话问答;二是不支持查看历史问答记录。
在DeepSeek频频因用户涌入过多而导致服务卡顿之下,上述举措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微信保持用户流畅体验的应对之举。
但微信还不是腾讯拥抱DeepSeek的终点。据硅星人爆料,腾讯未来还将有更多产品接入DeepSeek。
随着越来越多腾讯系产品接入DeepSeek,外界对腾讯在大模型自研上的策略变化也重新好奇起来。
有某要求匿名的 AI大厂员工向字母榜分析,对于自研大模型的科技大厂而言,是否选择接入DeepSeek,本身便是个两难选择。“尤其在自家主力产品上直接接入,这意味着间接承认当前DeepSeek-R1的表现要好于自家。”
微信之前,当腾讯首家将DeepSeek接入自家主力AI助手产品腾讯元宝时,有腾讯内部知情人士告诉字母榜,这并不意味着腾讯会放弃自研策略,“未来在大模型自研上,腾讯仍会坚持到底。”
不过,在腾讯大模型自研团队可能面临DeepSeek带来的新竞争之外,当前压力更大的还要数360创始人周鸿祎。
早于微信近20天,360旗下纳米AI搜索就宣布接入DeepSeek。在近期的免费抽车活动上,周鸿祎提到,春节期间纳米AI搜索在不到两周时间获得2000万用户,“是360在无线互联网时代取得的最好成绩。”
截至2月16日,在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中,纳米AI搜索位居第四,其APP宣传语中特意点出了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