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算机六十年
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科学家与社会进步,人与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与谋略,创新和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观察者网  ·  《哪吒2》预测破150亿!股价狂飙! ·  昨天  
扬子晚报  ·  官宣!元宵晚会节目单来了! ·  昨天  
半岛晨报  ·  大连市游泳馆突发紧急通知! ·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完《哪吒2》,来新疆一起消灭“虾兵蟹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计算机六十年

“广场鸽”造假,计算机首辨真伪

计算机六十年  · 公众号  ·  · 2024-07-20 13:51

正文

2005年首届“华赛”自然与环境类金奖授予张亮的照片《广场鸽》(图1)。 自2007年4月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及一些网友就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新闻界人士齐洁爽和许林对2005年首届“华赛”上获金奖的照片提出质疑,认为照片经过人工处理,添加了一只完全相同的鸽子。

(图1),“广场鸽”新闻照片。

照片左右上方两只鸽子高度相似。摄影大赛规定,禁止人工对新闻摄影照片加工、改造。

2008年2月,网友的质疑形成高潮,张亮曾以书面形式表示“如果有确 凿证据证明存在造假,我愿接受任何处罚”。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曾回应说,认定其为假照片证据不足。为此,学会创始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华赛”首届评委蒋铎先生愤而退出该学会。

2008年3月21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胡颖称,“需要电脑技术专家提供确凿证据,才能证明是假照片”。

为了坚持弄清事实,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副会长蒋铎,3月23日在网络上声明,“我宣布退出这个我曾经为之花费心血的组织”。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知悉后,认为计算机可以辨别照片真伪,紧急向会员和专家通报,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教授牛少彰接受了这一任务。他和研究生们使用“图像盲取证”等工具检测,经过31个小时的电脑连续计算,4月1日晚得出了检测结果。徐祖哲即刻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通报。

4月2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宣布,学会委托(北邮之外的)专家对照片数据进行图片比对,已做出了鉴定结论:照片上的一只鸽子是另一种鸽复制生成(图2)。

人眼 直观也可发现,两只鸽子可以完全覆盖。

照片造假! “广场鸽”被取消金奖

2008年4月3日下午,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维护新闻摄影真实性研讨会上,,北京信息产业协会专家牛少彰教授宣布:“广场鸽”的图片分析意见指出,通过两只鸽子的统计相关性,可以认为左、右两边的鸽子图形来自同一只鸽子。华赛组委会当天发布公告取消“广场鸽”获奖资格。

牛少彰和徐祖哲

牛少彰宣布检测结果。

央视和人民日报等全国媒体关注“广场鸽”事件!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向媒体宣布,饱受网友质疑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注射禽流感疫苗》确系人工合成作品 因此学会决定立即取消《广场鸽》的获奖资格 。摄影作者张亮的供职单位哈尔滨日报集团表示,已作出解聘张亮的决定。

结论 鸽子是PS的 立即取消金奖

内幕 鉴定照片花了52个小时

证实照片造假的证据来源于计算机专家的鉴定报告,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及 参与鉴定的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牛少彰表示,鉴定大约用了52个小时,采用的是国际上的前沿技术“数字图像盲取证”。这项技术可以找到照片的来源,也可以查出照片每一处改动的地方。数据显示,两只鸽子的3项特征的数据相关性为1、0.9994%和0.9992%。“

同一个镜头下,呈现同一飞行姿势的两只鸽子,可能微乎其微。”学会执行会长赵德润说。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宣读鉴定结果,认可“广场鸽”照片造假。

得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决定后,人民日报记者蒋铎在研讨会上表示“见到青天,太阳终于出来了”。他说网友在这件事功不可没,是“孙大圣,假照片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蒋铎(右一)发言。

近几年新闻照片造假层出不穷,相比于久拖不决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广场鸽事件的解决较为圆满。

于2007年发起新闻摄影打假行动的人民日报记者许林对本报记者表示,《广场鸽》造假手法比较简单,很容易看出来。而“周老虎”造假要复杂得多,他凭摄影师的经验可以判断造假,但拿不出科学鉴定的证据。鉴于此,他提出了建立新闻照片造假“有罪推定”规则,只要有人质疑你的照片涉嫌造假,那作者就得拿出证明证实你的照片是真的。

“广场鸽”、“藏羚羊”、“华南虎”,新闻照片造假成为最近一段时间社会舆论的“关键词”。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虽然解决了“广场鸽”造假,计算机技术首次在摄影成果辨别上露面,但是要彻底杜绝人工假造照片,还需要持续努力。何况,不仅是新闻照片评奖,要是司法证据也造假,问题就更加严重。好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已经成功开创了计算机鉴别的首个事例。

蒋铎的作品:

蒋铎 ,1937年5月出生,生于北京,就读北京五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61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 曾任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副会长,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研究生系、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 等院校及《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工人日报》 《法制日报》等报社的研讨班讲授新闻摄影。1997年被中国记协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2001年被聘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新闻系新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2004年7月,在“金镜头”颁奖仪式上获“新闻摄影终身成就奖”。2005年为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