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抗体圈
抗体资讯及资料的分享及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影像科医生专属|腱鞘炎自救指南】 ·  19 小时前  
肿瘤资讯  ·  【4194】开辟新径:DRAGON-01研究 ... ·  2 天前  
丁香园  ·  取消用药限制,本月起实行! ·  2 天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早产儿贫血,诊治指南建议一览!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4193】ASCO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抗体圈

干货|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宝典

抗体圈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01-09 11:21

正文

一、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原理

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Quantum Dots based Immunohistochemistry, QD-IHC )又称量子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量子点标记特异性抗体作为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抗原性物质的一种技术。量子点免疫荧光组化技术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以量子点标记一抗孵育标本以检测其中的抗原成分;间接法则先后加入一抗和量子点标记二抗,形成抗原 一抗 二抗复合体以达到检测该抗原的目的,该法因二抗的放大作用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量子点,又称为纳米晶,是一种由 II VI 族或 III V 族元素组成的 纳米颗粒 ,其粒径介于 1 10nm 之间。由于电子和 空穴 被量子限域,连续的 能带结构 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发射 荧光 。它具有以下主要性质: (l) 量子点的 发射光谱 可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和化学组分来控制,波长覆盖整个可见光区; (2) 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与最常用的有机荧光材料 罗丹明 6G” 相比,其荧光强度高 20 倍,稳定性高 100 倍以上; (3) 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可以实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且多色量子点间不出现 光谱 交叠; (4) 量子点具有较大的 斯托克斯位移 ,可以避免发射光谱与 激发光谱 的重叠; (5) 生物相容性好,量子点经过各种 化学修饰 之后,可以进行特异性标记; (6) 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长。有机 荧光染料 荧光寿命 一般仅为几纳秒 ( 这与很多生物样本的自发荧光衰减的时间相当),而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可持续数十纳秒( 20ns 50ns) ,这使得光激发后,大多数生物自发荧光已经衰变,而量子点荧光仍然存在,此时即可得到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与传统的染料分子相比,量子点具有多种优势,是一种理想的荧光探针。比如可承受多次激发和光发射;持久的稳定性可以让研究人员更长时间地观测细胞和组织;量子点色彩丰富,可观察生物体系的复杂性。量子点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得它在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药物筛选 生物大分子 相互作用 等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 量子点的组成及其性质


二、实验准备:

1. 标本准备

①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由病理室常规处理

②冰冻组织切片:由病理室常规处理

③细胞爬片:将无菌盖玻片置于六孔板中,接种细胞,待细胞生长达到 60 %以上后取出玻片, 4% 多聚甲醛固定 2 h

2. 试剂准备

①抗体选择

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表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在该表位破坏后将得不到阳性结果;多克隆抗体表位针对多个表位,可避免单克隆抗体的缺点,但是可能出现非特异性杂交。因此,不论选择单克隆还是多克隆抗体,最好同时购买两个货号的抗体,购买抗体时一定要明确是能够做 IHC 的抗体,抗体说明书上必须有 IHC 测试结果。如果该分子文献报道较多,可选择文献上常用的经典抗体。

②一抗与二抗

通常一抗有小鼠、大鼠、兔、人和豚鼠等动物源性;常规二抗包括羊抗鼠、羊抗兔、羊抗人、兔抗鼠、兔抗人等。

③量子点 QD 610nm

QD 610nm 激发波长为 UV<400nm ;发射波长 610nm

④其他试剂

二甲苯、无水乙醇、苏木素、中性封片树脂、柠檬酸钠

3. 抗体特异性验证

所有免疫组化抗体均须 Western blot 验证抗体特异性,并需免疫荧光实验验证抗原定位。

4. 耗材准备

免疫组化笔或者蜡笔、盖玻片、载玻片

5. 溶液配制

①磷酸盐缓冲液( PBS

10×PBS 母液配制

NaCl                                  72 g

Na 2 HPO 4 ·12H 2 O              37.3 g

KH 2 PO 4 4.3g

加蒸馏水至 1000 ml ,充分混匀贮存。

使用时用蒸馏水 10 倍稀释,调整 pH 值至 7.3—7.4

②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抗原修复使用柠檬酸 -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配方如下:

称取柠檬酸 10.5 g ,溶于 500 ml 蒸馏水;称取 Na 2 HPO 4 ·12H 2 O 57.3g ,溶于 800 ml 蒸馏水。分别量取 358 ml 柠檬酸溶液和 642 ml Na 2 HPO 4 溶液,充分混匀后调整 pH 值至 6.0 ,即得 母液,贮存备用。

1% 盐酸酒精

浓盐酸与 75% 酒精按照 1:99 比例混合,充分混匀。

三、量子点免疫荧光组化操作步骤

1. 组织片脱蜡水化

①将组织片依次放入 3 个装有二甲苯溶液的玻璃缸中浸泡,每缸 15 min

②依次放入 2 个装有无水乙醇的玻璃缸,每缸 5 min

③依次放入 2 个装有 95% 乙醇的玻璃缸,每缸 5 min

④依次放入 90 %乙醇、 85 %乙醇、 75% 乙醇的玻璃缸,每缸 2 min ,取出。

⑤放入自来水、蒸馏水的玻璃缸中清洗,重复 3 次。

2. 抗原修复

将切片浸入 柠檬酸 -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高压煮沸后继续加热 2 min ,然后停止加热让切片自然冷却。

注意:抗原修复过度或不足,均会影响最终染色结果。切片骤冷可致脱片,必须自然冷却!

3. 封闭内源性过氧化氢酶

①放入 3% H 2 O 2 溶液的玻璃缸中,浸泡 15 min

②放入蒸馏水的玻璃缸中清洗,重复 3 次。

③放入 PBS 缓冲液的玻璃缸中,浸泡 5 min

4. 抗原抗体反应

①甩去 PBS 余液,将组织片平辅在湿盒中,加正常山羊血清 1 20 µl (根据组织大小调整用量), 28 ℃放置 20 min ,甩干。

②直接法:加稀释好的量子点标记一抗;间接法:加稀释好的一抗 1 滴( 20~50 µl ,根据组织块大小进行调整),置于湿盒 4 ℃过夜。

③置 PBS 缓冲液的玻璃缸中,缓慢振荡清洗 5 min ,更换 PBS 缓冲液,同法操作 4 次,甩干。

④间接法:量子点标记的二抗 20~50 µl (根据组织块大小进行调整),放置湿盒, 37 ℃放置 20 min

⑤置 PBS 缓冲液的玻璃缸中,缓慢振荡清洗 5 min ,更换 PBS 缓冲液,同法操作 3 次,甩干。

5. 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将直接法与间接法荧光染色的切片至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激发波长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