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刚刚发布:延长至2月28日! ·  昨天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瑞幸咖啡能不能行?#Y37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9-04-26 09:52

正文

瑞幸咖啡能不能行? #Y37


这个星期瑞幸咖啡递交了IPO申请。 我半个朋友圈(或者说整个吧),都在讨论它到底靠不靠谱,以及,上市之后到底会破发10%还是30%。

华尔街见闻的兄弟更猛,直接称呼它为“咖啡界ofo”,也真的是不怕给牵连庞大的利益相关方上眼药



(一)亏损


圈里人喜欢戏称它为互联网咖啡,主要就是为了挖苦它作为一家归根到底要“卖咖啡”的公司,亏得让十年前的互联网公司都惭愧。

尤其是财报一披露。过去大家仅是定性地感觉它肯定不赚钱,但现在明码实数地知道它亏了多少。为了防止有些读者没看过招股书和新闻,把它财报里的几个关键的数重复一下:


  • 这个项目我们天天谈论,结果经招股书一提醒才意识到,它才是个18个月大的小baby;

  • 2018年亏损了16亿人民币;

  • 目前用户1680万;

  • 2019年第一季度 每天 亏损约400万元;

  • 获客成本按照他们的测算方法从103.5元/人降到了今年的16.9元/人,但依然无法掩盖它卖一杯就倒贴三分之一。


互联网批评家们对LK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


1)它不是个赚钱的生意,是资本阴谋

2)它不好喝,麦当劳咖啡哭晕在厕所


但我一直觉得,它最大的问题在于, 没找对用户。



(二)生命周期贡献


可能你会觉得,咖啡嘛,卖给淮海路上的小白领们、武康路上的女文青们,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看LK选的代言人,汤唯张震,不正是他们的菜吗。



难道这些人不应该是它的用户?难道它mkt做得有问题?


LK的mkt并不亏钱,甚至无愧于业界标杆——也就是能做到广告人最心心念念的“一块钱花出五块钱”效果, 完全过关 ,该奖励鸡腿的那种。


但卖货是一连串事件 ,外行以为是广告打出去就算卖货了,实则不然,从marketing到实现revenue乃至profit,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叫做 激活ltv

LifeTime Value,用户在生命周期里的贡献值。 这是一个业内老司机相当重视的指标。

特别是,在大家热火朝天计算它获客成本的时候,不谈论对应的ltv是不全面的。


如果你是个卖牛奶的,一盒牛奶成本2元,标价5元,减掉中间渠道的层层扣点,你净赚0.1元,5%的毛利,苦哈哈。

但是你依然肯投一条广告,其获客成本是3元/人,毛利的30倍。原因是你预计到,如果这条广告可以有效激活这个客人,那么最近半年他都在你这儿买牛奶,买100盒, 你还是很赚。


这个关键环节叫做,有效激活ltv。


小白领们始终都是要开会的,一开会就想集体点一杯饮料,所以白领咖啡这个需求始终是存在的,问题只是这个生意由谁来做,如果你瑞幸来做,那这部分lifetime value就由你来赚,结果一定是皆大欢喜。

当瑞幸的广告海海地打出去,让写字楼里的996们都知道“哦,有个供给方叫luckin,它能卖我开会饮料”“咦,好像它看上去不low,还自带些话题,待会儿开会就喝它吧”的时候, mkt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据我所知,这部分的投入产出,他们已然做得极漂亮。


接下来的流程, 就是买卖双方对价格达成共识,并且是长期和谐的共识 ,之后用户就会把他的ltv交给你来赚了。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了,小白领们的内心,对于“饮料需求”的真实出价是多少呢?

瑞幸花了18个月证明,应该在8块/杯以下。

比所有华尔街金融街陆家嘴的分析师们以为的,都要低。


瑞幸踌躇满志地在招股书里写下,自己的用户是一群 对消费有着卓越追求的人,追求高品质、高便捷性和高性价比。 他们认为,这样一群三高人士就是那些活跃在社交网络评论区的白领,就是月入两万的小资,于是往每杯咖啡里无穷无尽地补贴,希望等这些三高用户进了门之后,能为公司生下金蛋。

却发现领进门的,都是僵尸新娘。

都是僵尸新娘。

都是僵尸新娘。


死用户不值钱。




(三)用户质变


以前有投资机构的vp在我面前吹牛逼,总结自己“发现”的互联网发展理论,说什么web2.0时代大家用电脑,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用手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啊, 投资o2o啊


以前年纪小,还不太会骂人,现在比较明朗了,这种人,就属于投资圈典型的那种 “脑子从来没有清醒过” 的人。


移动互联网,表面看上去是在网络时代后半场,把设备进行迁移了,设备成本变低于是受众基数变广。 但市场需求端的本质变化,也同步发生了。


村儿里最开始通网的时候,用的人最喜欢搜索引擎和论坛。

我想要什么我自己搜索,我在网络上输出我的价值主张,供给来自“精英们的脑力溢出”。 商家想塞给我广告也很难,因为我可以独立判断,精准识别出我真正需要的服务。

搜索——精准服务——小众人群 ,三位一体,互为因果。


后来呢,等到全村都通网了,我妈妈的二姨婶都会上网的时候,网络上的供给变得空前丰富,连十八线蒙古族歌手的广场舞教学都有ABC三个版本了。

这时候,顺应时代的服务方式,由搜索变成了推荐。

“您躺着等待投喂吧”。

和颜悦色的智能服务,背后是更加血盆大口的收割。

推荐——分散且过剩的供给——大众 ,三位一体,互为因果。


我不觉得在2019年,“高端人士+性价比”的生意是一个肯定的命题,更不能诞生摩天巨头。

小米:信不信我折给你看~


瑞幸的产品结构和系统能力,说是要服务三高人群,但mkt的对象,却是小白领。 就注定是个没找对用户的死结。


要么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么极度精英主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