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在旅游行业的苍穹之下,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暨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旅游集团)的一举一动总能引发业界内外的关注。
8月28日,企查查平台显示,中国旅游集团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即将年满62岁的陈寅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王海民接任。同时,集团部分董事也发生变更。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上,中国旅游集团明确了“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等工作思路。
随着中国旅游集团全面进入“王海民时代”,这位现年52岁的“新舵手”,将带领这艘百年巨轮驶向何方?
©摄图网
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历经百年的发展,中国旅游集团形成了由旅行社、景区、酒店、免税、旅游交通、证件业务、邮轮、地产以及在港综合业务组成的产业布局,经营网络遍布内地、港澳和海外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汇聚了港中旅、国旅、中旅、中免等众多知名旅游品牌,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也是目前我国发展历史最长、产业链条较全、经营规模较大、品牌价值较高的旅游龙头企业。
截至2020年底,中国旅游集团员工人数接近4.3万人,总资产超过1500亿元,全资或控股企业662家。每年接待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
2021年10月,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兼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的陈寅,调任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
公开数据显示,陈寅掌管中国旅游集团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中国旅游集团连续两年保持盈利。
据企查查平台信息,2021年,中国旅游集团营收814.73亿,同比增长16.51%;净利润62.56亿,同比增长10.68%;资产总计1873.03亿,同比增长19.40%。
2022年,中国旅游集团营收767.88亿,同比下降5.57%;净利润34.94亿,同比下降44.14%;资产总计2059.43亿,同比增长10.49%。2023年,中国旅游集团营收938.85亿,同比增长22.27%;净利润48.35亿,同比增长38.37%。
截至2023年底,中国旅游集团员工人数超过4.3万人,资产总计2041.94亿,全资或控股子企业超过600户,每年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
尽管中国旅游集团在陈寅掌舵期间取得相应的成绩,然而,2024年以来,中国旅游集团的业绩和总资产均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乏力的现象,中国旅游集团未能找到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2024年一季度,中国旅游集团营收240.49亿,同比增长1.59%;净利润17.75亿,同比增长7.31%;资产总计2201.08亿,同比下降0.88%。
©摄图网
在中国旅游集团百年华诞(2023年)前后,王海民在中国旅游集团的岗位完成了从总经理到董事长的升迁。
网上公开的履历显示,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运输经济专业的王海民,拥有20多年航运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集装箱运输、码头运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19年2月,王海民出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0年5月,王海民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
2022年6月,王海民调任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24年6月,王海民改任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2024年8月,王海民接任中国旅游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原董事长陈寅及原董事欧阳谦、吕友清已不再担任,新增范云军、孙承铭、石善博担任董事。
本轮人事调动是继2017年彼时中远海运集团总经理万敏调任中国旅游集团任董事长之后,两家央企之间再一次互动,即中远海运集团继续为中国旅游集团输出关键管理岗位。
一位曾多次参加中国旅游集团会议的业内人士认为,王海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很细致、很直接、很难随便被糊弄的人。记得王海民在出任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期间,有一次他到中旅旅行调研,中旅旅行的一位领导在会上随口说了几句话以为能敷衍了事,结果王海民现场立即要求调查核实,最后结果显示中旅旅行这位领导的说法有误。
在2023年“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上,时任中国旅游集团董事、总经理的王海民表示,旅游市场的恢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有波折和挑战,中国旅游市场的复苏不是简单回到过去,疫情后中国旅游消费呈现出新变化和新特点。
王海民分析认为,从传统旅游看,消费者更趋理性,对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要求更高。“银发族”成为重要的新客群,中国每年近两千多万人步入退休生活,适老化的旅行产品市场广阔。这些消费的变化,必将对中国旅游市场的供给服务带来深远的影响。旅游业只有在合作和创新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分享中国机遇、市场机遇。
王海民预测,协助客户交互完成旅行计划和产品预订,将成为新的引流渠道,传统旅游业与新科技渠道结合将使游客对优质旅游资源的触达更加直接、可靠、有效,更加唾手可得。
自任职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以来,王海民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省等区域,就游轮、免税、旅游科技创新与落地等方面的业务,与多位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开展了密集的座谈和交流。
对于王海民从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直接升任董事长,一位接近中国旅游集团高层的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旅游集团中高层变动频繁,现在由内部提拔的方式减少了“空降”带来的管理真空期,领导比较了解情况便于管理与沟通,减轻员工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尽快形成合力。
多位中国旅游集团员工对品橙旅游表示:王总对集团情况了解,希望可以和他一起把中国旅游集团建成世界先进旅游企业。
©摄图网
自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持续迎来显著复苏的势头。尽管我国陆续出台了促进旅游消费的相关系列政策,然而,受经济大环境和收入预期波动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下滑,信心不足,普遍缩减旅游消费开支。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相关报告分析认为,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创新增量将来自新品引领、场景触发、渠道助攻和优质内容的打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国旅游集团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位接近中国旅游集团的相关人士认为,对于中国旅游集团而言,经过多轮的重组,其已经很难迅速有效地打通、整合内部相关资源。同时,中国旅游集团的主业过分依赖免税业务,旅行、酒店、景区的营收和利润占比过低,业务护城河存在隐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裹挟其中的法人如何自处、如何探路、又如何鼓舞同道一起勇敢前行,是中国旅游集团必须直面回应的。
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王海民、总经理范云军都是近两年走马上任,且均非旅游行业出身。“王范配”能否撑得起门面,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中带领团队开启百年征程的时代新篇,是摆在中国旅游集团面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旅游集团新增石善博(中国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华夏国际邮轮董事长)担任董事的背后,可以看出中国旅游集团对发展未来民族邮轮产业的重视程度。
©摄图网
目前,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中旅邮轮拥有“南海之梦”号(约2.5万吨,主营三亚-西沙航线)、“鼓浪屿”号(7万吨的豪华邮轮,主营日韩航线),华夏国际邮轮增资爱达邮轮框架协议也已完成签约。
尽管2024年以来邮轮业的加速发展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当前国内邮轮市场正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邮轮市场舆情频发、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模式尚不成熟、市场反应滞后、“国际邮轮市场表现良好”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一位业内资深专家看来,邮轮业虽然整体向好,但中国邮轮全产业链的构建还将有10年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