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新材料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每日发布新材料最新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曾经消失的国产汽水们,怎么扎堆复活了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过完年才明白,年味儿说到底是人情味儿 ·  昨天  
新周刊  ·  第一批去漠河受罪的年轻人,后悔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  3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新材料

CSE原创 |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图鉴与趋势研判

今日新材料  · 公众号  ·  · 2025-01-29 00:10

正文

第6章 锑化物半导体 102
6.1 锑化物 102
6.2 锑化物单晶材料 104
6.3 锑化物低维结构外延材料 107
6.4 锑化物量子阱红外激光器 113
6.5 锑化物半导体红外探测器 120
6.6 锑化物半导体微电子学与其他器件 133
6.7 锑化物半导体发展展望 143





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它专注于制造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包括 第三族至第五族元素(如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 第二族至第六族元素(如碲化镉CdTe) ,它们拥有比硅更优的电子特性,例如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更好的热导率和直接带隙,这使得它们在高频、高速、高功率及光电器件应用中表现卓越。


目前,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迅速走向成熟的产业,涵盖从晶体生长、晶圆制造、前端工艺处理直至测试与封装设备等关键环节。以 化合物半导体 产业链中重要的衬底市场为例,据国际研究机构预测,在2023年至2029年间,其价值预计将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攀升,至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亿美元。这一显著的增长势头得到了不断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的支持。



在工艺流程方面,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 上游材料环节 ,包括衬底和外延;

  • 中游的设计制造环节 ,涵盖了设计、代工及集成器件制造商(IDM)活动;

  • 游的应用环节 ,即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此结构不仅体现了行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其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典型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SiC 方面,国内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在SiC衬底和外延片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如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等6英寸衬底已经批量生产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8 寸衬底 开始小规模发货,多家企业更是相继公布12英寸样片。中游的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也逐渐成熟,多家公司正在扩大其SiC功率器件的产能。下游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逆变器等领域,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SiC器件的应用前景广阔。

GaN 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快充技术和5G通信基站建设的推动下。上游材料企业已经实现了GaN单晶衬底的小批量产业化,并且正在进行更大尺寸衬底的研发。中游制造方面,厂商专注于GaN功率器件、射频器件和光电器件的开发与生产。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快速充电器、无线充电设备,电信基础设施中的高频放大器以及LED照明显示和蓝绿激光器等。此外,由于GaN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性能需求,该领域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GaAs 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在中国的产业链相对成熟,特别是在光电器件和无线通信组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5G网络建设和物联网市场的扩张,对于高性能GaAs器件的需求持续增长。 InP 在国内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因其优异的电学特性而在某些特定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目前,国内少数几家科研机构和企业掌握了2-6英寸InP衬底的生产工艺。InP主要用于高端光通信产品,如高速激光器、探测器及调制器,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内部连接和长途传输网路中有重要地位。



2025年化合物半导体行业趋势研判



展望2025年,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预计将迎来持续的增长和技术革新。尽管SiC在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承受一定压力,但随着电力建设项目的持续推动,库存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氮化镓GaN则凭借其高频高效的优势,在数据中心和卫星通信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一代无线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材料。




政府对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支持一如既往地坚定,通过实施税收减免、提供研发资金等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产业进步。这不仅激发了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力,还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加速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商业化的步伐。


随着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设计与制造环节的专业分工趋势愈发明显,专业代工厂数量预期将有所增加,从而提升了行业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此外,区域集中度的提升也将是2025年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巩固了中国在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为行业未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格局



0 1
产业链基本成型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 光电子领域 实现了自主发展,微波射频技术开始国产化,功率电子领域也推动了产业链能力的提升。并且,在全产业链上无明显卡点,在装备方面国产化发展空间更大。

0 2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群初见规模中部快速崛起

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五大重点区域,包括 京津冀鲁 长三角 珠三角 闽三角 中部地区 。这些区域的布局有助于分散风险并促进产业的均衡发展。京津冀鲁地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长三角地区成为化合物半导体产品的生产重镇,珠三角以其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强大的资金支持,吸引着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的汇聚,闽三角地区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促进了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的合作交流;而中部地区,则以其较低的运营成本和政策优惠,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处于中部的武汉光谷等地区通过九峰山论坛等活动,积极推动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中试和生产基地。这些区域努力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合作。

0 3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在 新能源汽车 光电存储与充电系统(光储充) 轨道交通 、以及 新型显示科技 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扩展,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这一趋势尤为显著。根据最新数据,在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里,支持800V平台的新能源车辆中,采用SiC器件的车型比例已经攀升至74%,较上一年度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一显著增长不仅体现了行业对高效能、高性能组件需求的提升,也彰显了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
4 天前
分布式实验室  ·  DC/OS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
7 年前
新闻实验室  ·  要不,一起来看电影吧?
7 年前
惠量小院  ·  【活动·预告】8月22日 沐手抄经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