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为了应对经济下行,京津冀地区的环保标准有所调整,不再一刀切地要求企业停工。在北京,这几天又闻到了熟悉的霾味。
一场罕见的股灾,领导们都出来讲话,部分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如,保险资金又被请进股市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投资股市了,私募基金进入股市也更方便了。
上周六的金稳委要求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严监管的关系。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求不得盲目压贷、抽贷。
未来还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种种迹象表明,去杠杆严监管的政策似乎有所调整。这不由使人想到,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对于隐性债务的清理整顿,乃至于对于城投融资的管控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
比如说:隐性债务清理告一段落,或者,增加政府显性债务的额度?
上周五统计局公布三季度GDP 的增速是6.5%。这个数字创出了2009年1季度以来的新低,维持了12个季度的6.7%~6.9%的箱体就此跌破。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其中,9月同比增长9.2%,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9%,其中,9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速14.5%,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出口和消费没有下滑,还有所增长。
那么,GDP增速下滑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8344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低于GDP的增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9.9%,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基建投资增长3.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5.9%
看来,基建下滑是经济下滑的主因。
也难怪自7月23日国常会以来,多次强调要加快基建补短板力度。
继续看。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与1-8月持平,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3.3个百分点。而国有控股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1.2%,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GDP的增速。
至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以国企城投为主力的基建投资的下滑,可能是GDP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这也与今年以来,控制地方政府举债融资、PPP降速、清理隐性债务以来,我们得到的印象符合。
我们还要看到,三季度6.5%这个增速是在出口和房地产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取得的。未来,如果出口和房地产下来,GDP会承受更大压力,可能要面临保6的问题。
三季度可能是向下的一个拐点。
怎么办?
出口的情况就不说了。你们都想到了。
重新刺激房地产?我觉得不可能,不会出此下策。其实效果也有限了,即使放开限购,受益的也只是中心城市。
剩下就是消费、民间投资和由国企城投主导的基建。
我们看到,财政部赶在周六推出了个税抵扣方案,而且,只给15天的征求意见期,意图以雷厉风行的快速行动刺激市场信心。
个税抵扣方案颇有诚意,不过,短时间内,也许只能刺激税务代理业的需求,要靠这个刺激居民消费,还远远不够。
周六的金稳会要求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诚意也很足。
只是,现实中看,目前融资需求最迫切的民营企业,是前期投资规模太大,眼下周转困难的企业。更多民营企业目前新增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因为经济前景不明,缺乏好的项目。
也就是说,民间投资要上来,首先是民营企业能获得好业务、获得订单。
跟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国企贷款并没有任务指标,而对于中小企业放贷是有任务考核的,完不成要受监管处罚。对于国企城投的贷款,因为合规政策太多,银行在合规方面更为谨慎。
引用一位银行信贷人士的留言:
我们真的是因为不怕犯政治错误,
所以才给国企贷款的吗?
不是。
其实我们现在都不敢给国企贷款了,
特别是不敢给城投贷款,
因为我们害怕被认定为隐性债务,
我们不想被处分。
我们真的是怕犯政治错误,
所以才不给民营企业贷款的吗?
不是。
有的民营企业我们不愿意贷款,
是怕他们还不回来。
而且,听说质押的股票也不能处置,
我们更不敢贷了。
好的民营企业我们会抢着贷款,
上门去营销。
可他们不要贷款,
说:现在市道不明,不知道会不会赚钱?
民间投资要起来,首先要经济环境好,投资能赚钱。这个跟股市一样,大跌的时候散户是不敢进的,只有上涨的趋势形成,散户才敢进场。
虽然从长期看,必须培育消费和民间投资动能,但短期看,基建稳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也能够为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争取时间和机会。
拐点之下,是时候把城投放出来了!
城投,始于上一轮经济危机的低谷,天生具有稳经济的使命。十年来,各个地方的城市面貌天翻地覆,基础实施完善便利,城投功不可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市道不明,需有人带头投资。
新经济新动能尚待时日,稳基建补短板正当其时。
十年前的那个低点,欧美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中国GDP创出新低,是城投衔命而生,止跌回升。2014年之后,在43号文导致经济收紧的那段时间,也是城投借政府购买模式再起,托住了L型的下沿。
这一回,不出意外的话,历史的重任又将落到城投的身上。
不要问:为什么政策总让我的命运跌宕起伏?因为你的使命就是熨平周期。不要问:为什么我如此努力却还是毁誉参半?当城市更加美丽,你会得到心里的笑。
本周乃至以后,一定还有更多政策出台,也许更多的是关于消费和民间投资方面的。但是,我知道,城投需要行动了,要准备干活儿了!
附赠几句话:
1、隐性债务最大的风险是“隐”字,不知道风险有多大是最大的风险。摸清风险底数之后,可能是给一个说法,也可能是摁住隐性,放开显性。
2、明年政府发债会扩大。
3、积极的财政要更加积极,说的是中央财政。
4、各地要量力而行,有效投资。欠发达地区尤其要根据中央精神,找出基建短板,争取列入计划,争取资金支持。
5、这可能是城投开展大基建的最后一次机会,是政策的最后一次倾斜。城投要抓住机遇,促进转型发展,积累资产和运营能力。否则,待这一轮大基建的使命完成,也就真的要关门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