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能相信这是十多年前的预言吗? ·  19 小时前  
周国平  ·  林清玄:人生最荒谬又最真实的事情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未见其面,深受其恩 ·  昨天  
深夜书屋  ·  世纪经典,普通人逆袭必读!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每天静读一本书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4-16 22:30

正文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

作者:诺曼·怀特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生活中,我们的车在路上抛锚时,我们不会傻乎乎地自己去修理,而是打电话叫一个懂得汽车原理的专业修车师傅。同样,当婚姻中的沟通出现问题时,合理的解决方法就是请教专家。


如果你和爱人在婚姻的旅程中经历了类似的抛锚事件,如果你们总是觉得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我强烈建议你们请教专家——诺曼·怀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诺曼帮助过无数在婚姻旅程中‘抛锚’的夫妻,使他们拥有了幸福的婚姻。


诺曼·怀特,全球著名婚恋情感专家、超级演说家、畅销书作家,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被公认为美国最值得信赖的家庭婚姻顾问专家,曾任BIOLA大学教授,婚姻、家庭与儿童辅导研究院院长。诺曼·怀特与妻子乔伊斯伉俪四十多年,现居美国南加州。


在《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这本书中,怀特阐述了和爱人交流沟通的原理,这能帮助我们达到一直所期待的快乐婚姻旅程。



你在婚姻里是一个殖民式旅行者还是移民式旅行者


书中讲到,出国旅行的人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殖民式旅行者和移民式旅行者。


殖民式旅行者的表现是,在进入另一个国家时,他总是固执地以旧有的眼光来看待所到国家的一切,而不是以当地人的心态来体会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因此,在语言上,他总是找寻母语的痕迹,选择能和他说同样语言的人交流。在景物方面,他不遗余力地寻找自己熟悉的东西,却放弃对广袤未知世界的探索。这样的旅行者,无论这个地方有多美,他看不到,也体会不到。


而移民式旅行者就大不相同,他是个有计划的冒险家。开始旅行前,他会做很多准备以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这一异域文化,比如阅读有关这个国家文化、习俗、历史的书籍,或者学习该国语言中的日常用语。


为了能和当地人进行流畅的交流,他甚至会在出发前特意去上语言速成班。到达那里后,他总是渴望尽其所能地去学习、去发现。他尽情游览历史文化古迹,开心品尝各种当地美食,尽可能多地了解风土人情,使用新学会的语言和他人交流。


不同的旅行者,旅行后的结果不一样。


殖民旅行者时时都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愤怒。因为他读不懂洗手间的标志,也看不明白菜单。其他更不顺利。


结果,这个旅行者带着极其不愉快的经历,迫不及待地回国了。回家以后,仍然对那个国家人们的不友好念念不忘,总是觉得那里的人不够热情,不愿意帮助别人。



再看看移民式旅行者,他们非常努力地使用当地的语言交流,当地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更愿意给予他们帮助。


这个旅行者回国后,异国人们的热情及开心的经历都会令他久久不能忘怀。他会逢人就说,那里的人们非常友好,非常开放,非常有意思。总而言之,他们都非常愉悦。


请注意!殖民式旅行者和移民式旅行者去的是同一个国家,遇到的是同一群人,为什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道理很简单,移民式旅行者发自内心地愿意融入异国文化。


婚姻生活就是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你充当的是哪个角色? 你是想统治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不仅带去了自己的语言、习俗及度量衡制度,还强迫他人遵守你的规则,变成和你一样的人吗? 这样殖民式的夫妻,会在旅行中碰的头破血流,还一直会埋怨对方的不是。


看看那些幸福的夫妇,都在步调一致,做移民式旅行者,快速融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思维一致,行为一致,即使对方稍有变化,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不便和难处。


旅行快乐不快乐,关键看出行者要做哪类旅行者,同样,婚姻幸福不幸福,也是看当事人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亲爱的,你能把你心里想的表达明确吗?


与别人相处,我们明白怎样和他人表达自己的需要,会有意识地去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能向他人表达出来。


可是,夫妻在一块儿时间长了,总以为对方能懂自己,以为对方会“读心术”,如果一方坚持认为对方有这个能力的话,那就等着生气和失望吧!


因为觉得爱人有“读心”的能力,打算跟对方分享需要时,需要就可能变成命令,这就会招致爱人的拒绝。所以,在表达需要时,可以使用更为愉快轻松的语气,仅仅只是向对方澄清自己的需要即可,而不能妄加指责或评判。要明白,你的需要仅仅就是一些能满足你,并让你愉悦的请求而已。


不论你是想和爱人分享需要、情绪,还是想法或观察到的事物,对方都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因此,一定要让对方一下就明白你的意图,这样沟通才会带来你想要的结果。


当你和爱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时,可以学习科学家、警官甚至是冰箱修理工的表达方式,在这种类型的表达中没有推测,也没有结论,你分享的就是事实。比如,“我在这儿生活10年了”,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事实。


再比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想在这儿再住十年。”这句话其实就不再是事实,而是基于我尚未跟你分享的信息而提出的一个想法。


和爱人分享想法和结论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分享情绪就显得难很多。因为情绪往往会有杀伤力,越是亲密的爱人,越不想听到我们的愤怒、悲痛、抑郁、遗憾或者扬扬得意。大多数在一起时间长的爱人,往往忽略对方的情绪,所以从一方的角度来看,对方在分享情绪时就像是说外语一样。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有些人常常情绪受阻,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甚至连表达情绪的词汇都欠缺。所以,夫妻间如果想建立亲密的关系,分享情绪就是必需的。



夫妻间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方法描述自己的情绪:


1.识别并命名情绪。 “我感到愤怒。”“我觉得难过。”“我对你的感觉很好。”


2.使用笑容和隐喻。 由于没有足够的词汇来描述我们的情绪,所以有时会使用笑容和隐喻来描述情绪。“我觉得就像是凉风刮过一样。”“我感觉很难受,整个晚上就像是被一群大象碾过一样。”


3.说出情绪反应发生的时间或当时由情绪而引发的行为。 “就在那时,我想抱紧你。”“那晚我非常沮丧,感觉像是将盘子里的食物倾倒在你身上一样。”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今天我感觉太阳都在朝我微笑。”“昨天,我感觉乌云笼罩着我。”


的确,表达情绪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表达不准确,夫妻关系就会恶化,甚至破裂。但是它也会给你带来潜在的好处,把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用恰当的说话方式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绵绵爱意,夫妻情感会越来越甜蜜。



亲爱的,我要了解你习惯用的密码


我们学古代汉语时会使用一些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中的“三”,不是指正好三次,而是指多次,“百毒不侵”的“百”,不是正好一百种毒,是指很多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仅看字面,就会产生歧义,从而产生矛盾。 夫妻生活也是如此。


小刚和妻子小雯经常闹矛盾。“她经常这样说:那家学校门口的商店停五分钟。就去五分钟,一会儿就回来。我当真了,以为她只需要五分钟,但是一去就半小时,警察赶我好几次,我心里可烦了。现在我不会这样生气。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她此时说的‘五分钟’一般是指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小刚无奈的吐槽妻子小雯。


小雯当场反驳小刚说:“不要指责我,说说你,每次我穿了新衣服,我问你好看吗?可你总是回答‘不错’。‘不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小刚愣了愣,然后朝向小雯大声说:“我都说不错了,你还想听到什么呢?”


小雯有些鄙视地说:“在0~10之间,你说的‘不错’大概是几分?”


小刚回答说:“嗯,大概是8~10分之间。”


小雯非常惊讶,然后脱口而出:“我怎么会知道有这么好?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不错’这个词原来是这么高的评价!”


“你能不能再说话的时候需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本义啊!”小雯显然有些生气。



小刚停留了几秒钟后说:“我很喜欢你的衣服,颜色很适合你,让你肤色更白,腰部的束腰也做得不错,你穿上很合身,很能突出你的曲线。它真的很适合你。”


小雯笑了:“这不就行了!这样我感觉你的确认真欣赏了,我很喜欢你这样认真说话。”


听到妻子这样说,小刚大悟:“哦,你喜欢我这样说啊,不就是想听具体描述吗?完全没问题。平时我和朋友家人说某个东西‘不错’时,我们都能知道是这样的意思。我以为咱们在一块儿这么长时间,你能明白我心里要说的话呢!”


婚姻中真是这样,你和你的朋友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但是当你和爱人沟通时,你应该用爱人习惯用的密码。 女人想知道更多细节、更多描述,也想听到更多的形容词。 这就是妻子的沟通风格。


男人有他自己组织语言的方式,向妻子表达。 男人知道细节,但他嫌麻烦,认为细节并不重要。 可是,丈夫们要记住: 任何你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对于妻子来说恰恰是很重要的。


夫妻想要默契,夫妻间就要学会开启对方的密码。



亲爱的,咱们在同一频道上吗?


老李和妻子已经结婚十七年了,但是这十七年却是相爱相杀的十七年。他们的婚姻中除了激烈的斗争,再也没有别的!他们俩在任何方面都存在分歧,他们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该结婚。但和同事们在一起时,他们相处得很好,从来没出现过这种问题。老李和妻子很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婚姻中有如此多的冲突?别人也一样吗?”


他们不知道,从结婚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接受彼此的性格差异,仍然试图将对方改造成和自己一样。他们一直在进行权力争斗,因此不断地发生冲突,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结婚,不是要求男女双方改变自己的性格,也不是要在婚姻中将对方塑造为自己的副本,而是要通过理解、接纳甚至是互补来承认彼此的差异。


老李的妻子极为外向、热爱社交。最初,老李被她的健谈所吸引,但是结婚两年后老李开始称他妻子为“大嘴”。而老李,和妻子正好相反,几乎一言不发。老李妻子是个外向、健谈的人,当时也鬼使神差地就被老李的安静、保守、爱思考所吸引。


从最初约会开始,老李就知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直到结婚以后老李才知道这个差异有多大。


一次晚上聚会,当老李妻子指出老李不热情时,老李觉得很受打击。妻子再跟他说话,他都不能忍受,妻子只好放弃交谈。老李给妻子的回应越来越少,他认为,只要他少说一点,妻子就不会再要求他回应。


妻子依旧和大家玩乐,和朋友们在一起她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但是老李则不是这样的,他在聚会中变得筋疲力尽,总是想早早地离开。他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某个角落里,或者看到走进另外的房间独自待着。


老李需要安静的时间和空间来获取能量从而精神焕发,喜欢热闹的妻子却会被安静的环境耗尽能量而毫无生机。


更多地了解有关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的知识,尽可能地理解爱人,需要我们认真地在生活中去体会。


你也许会对自己的感悟感到震惊,你只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关注爱人的生活习惯和相处方式,即使有差异,不在一个频道上,也能和睦相处。 这可以给婚姻带来巨大的改观,从而让婚姻生活更加和谐。


婚姻是个历险的过程,因为要不断去发现最真实的爱人,而婚姻也会带给你兴奋,因为最终你会找到对方的本真。



亲爱的,请关闭你的意想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尤其是所谓的老夫老妻。


丈夫某天早早下班,回家后和妻子拥抱、亲吻,表达问候,但是妻子却有些生气并疑惑地盯着他看。妻子将丈夫借来的已经过期的书还到图书馆,丈夫对此却有些恼火。丈夫向很多朋友夸奖妻子的厨艺,结果妻子却对丈夫的行为大发雷霆。


爱人的积极行为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反应?让我们看一下他们头脑里刮起的大风暴。


第一个例子中,妻子疑惑:为什么他今天这么早回来了?难道他是想查查我在家干什么?要不就是他在外面做了对不起我的事,这难道是补偿吗?


第二个例子中,丈夫想:管得也太宽了吧!总是显摆自己的能干。我能自己还这些书,可她就是不相信我,她就是想证明我多么不如她。


第三个例子中,妻子心里嘀咕:他今天好反常啊!在家总是挑我的毛病,这次表扬我,是有目的的吧,是想利用我表现他的温柔和大方,这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吧。


以上三个案例中,爱人的行为和目的都是积极的,但是对方的头脑风暴反应却限制了这种积极行为的发展。这样,爱人向对方示爱的情况也许就不再有下一次,这会严重影响夫妻的感情的进一步发展。



夫妻交流沟通,思维中还有这样几种头脑风暴:


预设

预设就是一个绊脚石,它常常是消极的。预设总是把别人想象成最差的样子。当听到对方在另一个房间里唱歌时,一方总是想,他就是故意惹怒我,明明知道唱歌会让我觉得烦躁。但是对方真的想法,真的的动机,却猜想的不一定对。


过度概括化

这是最令人困扰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些夫妻会不经意就使用。过度概括化常常是这样,如“他从来没有认真聆听过我说话”“她总是迟到”或“你从来都不考虑我的需要”。这些话就像是除草剂一样,会迅速地扩散到整个土地里,不只是除掉了杂草,甚至连庄稼也杀死了。当爱人听到这样的表述时,他们往往会灰心,从而对这段感情选择放弃。


夸大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某一原因而对事实进行夸大,且常常以消极的方式夸大。当夫妻闹别扭时,丈夫指责妻子:“她根本不照顾孩子。”“她一直都这么自私,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她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毫无秩序,乱七八糟的家。她根本没受到像样的教育。”这种夸大的消极评价,使夫妻双方的感情没办法缓和。


这些头脑风暴对夫妻双方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明白了其害处,我们在婚姻中就要摒弃这样的风暴,选择信任对方。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爱或不爱,可以选择忠诚或背叛,也可以选择寻找最好的或最坏的。 夫妻也同样需要作出选择,当然,要选择相互幸福。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文摘”,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