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玩家张磊
大玩家,讲述年轻人的旅行、消费和投资的话题,内容由作者张磊100%原创。如果你对银行、用卡、旅行、投资知识感兴趣,不妨跟大玩家一起体验一下高品质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春晚报  ·  价格瞬间暴跌!有人3天立省7000元 ·  22 小时前  
长春晚报  ·  价格瞬间暴跌!有人3天立省7000元 ·  22 小时前  
网信内蒙古  ·  雄安集团高薪招聘上万人?真相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玩家张磊

一个借款人消失的时代

大玩家张磊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3-02 14:45

正文

野村的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英文名,是个出生在日本的台湾后裔。1981 年他加入纽约联储,1984 年加入野村,后来在 1997 年成为野村的首席经济学家。


美日贸易冲突期间,作为在兼具美日背景的经济学家,他经常被日本电视台邀请上节目,也因此收到不少死亡威胁。


最近读了辜朝明的「 大衰退年代 」,非常兴奋,觉得终于把以前许多知识串起来了。于是,有必要写点东西,之后再买原版来读两次。


-


「大衰退年代」谈的是「 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 」,但书中没有一个数学公式。作者甚至在最后一章顺便嘲讽了那些依赖数学公式的经济学家们。这本书思路清晰,论证完善,不拖泥带水;更重要的是,作者揭示的「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正是如今这个低收益、负利率时代需要的。


虽然书写得通俗易懂,但如果对贷款创造存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储蓄与债务的关系没有清晰认知,那么,这本书看了也白看。


读书之前,我推荐观赏一下 Ray Dalio 的视频「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这个视频阐述了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Dalio 的问题是太关注债务周期了);同时,建议读一下刘海影的「中国巨债」,这本书说了太多真话导致新版出版不了了。


黄金时代之前与之后


一个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往往意味着低成本劳动力源源不断加入市场。此时私人部门投资回报率高,因而成为最主要的借款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因为劳动力持续加入市场,所以工人工资不需要提高——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


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是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个经济体会一头撞上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意味着劳动力开始短缺,劳动者开始要求提升工资水平,这个阶段的经济体会出现大量的劳资纠纷。但因为私人部门投资回报率较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可以合理提升,这,往往能造就一个经济体的「 黄金时代 」。


二战之后的美国,普通工人家庭就可以住上大房子开上八缸汽车,正是得益于这样的黄金时代(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


然而黄金时代不会永远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总有工人比你便宜回报比你高的国家跑出来参与竞争。这个时候,领先的国家就进入了「 被追赶时代 」。1970 年之后的美国企业,被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日本打得满地找牙。日本是一个成功的追赶者。


借款人去哪儿了?


被追赶时代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少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以外,传统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会逐渐下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同时投资机会被转移到海外,经济体内部容易形成资产泡沫。


如果政府在这个环节决策失误,资产泡沫就会出现。而在资产泡沫破裂后,经济体很可能进入「 资产负债表衰退时代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私人部门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反而追求负债最小化,一旦赚了钱就拿去还债。


换句话说, 借款人消失了 。私人部门不再借款,这也是辜朝明提出的「宏观经济另一半」的核心特征。


从微观上看,欠钱还债是好事儿;从宏观上看,私人部门有钱就还债,不去再投资,经济体会陷入通缩的泥潭。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时代,政府应当出面做借款人,中央银行和政府应当出面做出借人(量化宽松、资本注入),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仅借款人消失了,出借人也消失了(2008 - 2009 年的美国)。


简单总结:在传统观念中,货币是稀缺的,私人部门永远需要借款和扩张;但在如今的世界,至少在一些发达的经济体,货币是充裕的,但没人愿意借钱了。政府需要准确识别出这种情况,同时实施有效的政策。


有钱没人的问题比有人没钱更严重。


量化宽松的退出


2014 年美联储准备退出量化宽松,并且给出了实施路径。但当 2015 年美联储首次提高利率时,据说美国 70% 对冲基金经理都没见过美联储还会提升利率(来自 Gundlach 采访发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