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慧田哲学
小众品位,大家思想。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慧田哲学

一分钟了解10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慧田哲学  · 公众号  · 哲学  · 2025-01-06 13:3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哲学思想经典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包括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马基雅弗利、芝诺、霍布斯、波普尔、爱因斯坦、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这些思想涵盖了求知、变化、真理、政治、知识、契约、科学、宗教和自由等主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本性在于求知,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并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

关键观点2: 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观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

赫拉克利特还强调了人的智慧只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

关键观点3: 柏拉图通过洞穴隐喻,传达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区别,强调认识本质需要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

关键观点4: 马基雅弗利主张政治无道德,认为政治与道义原则无关。

马基雅弗利将宗教与道德从政治法律中分离出来,强调政治是实现目的的实践艺术。

关键观点5: 芝诺以知识圆圈比喻,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芝诺的知识圆圈说生动揭示了知识增长与认知局限之间的关系。

关键观点6: 霍布斯提出社会契约理论,强调不带剑的契约是一纸空文。

霍布斯提倡绝对王权论,认为社会契约是为了保障个人安全而建立的。

关键观点7: 波普尔提倡科学是可证伪的,科学知识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断逼近真理。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只有可被证伪才是科学的,而科学正是通过不断证伪来逼近真理。

关键观点8: 爱因斯坦强调科学与宗教的互补性,以及自由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认为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自由是自我主宰的能力。

关键观点9: 康德认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康德强调自律使我们活得更高级,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关键观点10: 黑格尔强调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黑格尔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思想,通过思想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哲学中影响世界进程的10大思想经典,可以自测下,自己知道几个?如果知道一多半,那么就可以更好更广的看待世界和人生了。


01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柏拉图的:“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



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


亚里士多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和立足前提。

02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


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这就是说,即使你的鼻孔能辨别出任何烟味,你也不会变得优秀。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极少,多数人是坏的。


他最著名的言论就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03

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


柏拉图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里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洞穴隐喻。


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作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作声。


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后来,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


后来又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迸,以致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


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04

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他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



他的名著《君主论》就是在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由此总结出君主的治国之道。马基雅弗利目的在于教劳伦佐建立巩固而强大的国家,统一意大利。写完后秘密呈送给小劳伦佐,并没想公诸于世。所以语言非常坦率,毫无掩饰。直到马基雅弗利死后五年,才被人公之于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


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


他说:“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05

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古希腊怀疑派哲学代表人物芝诺认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在这个哲学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06
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霍布斯说:“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


霍布斯(1588—1679)1588年4月5日生于威尔特郡一个牧师家庭。1608年牛津大学毕业。生活于政治、宗教激烈斗争的革命年代,他提倡绝对王权论,遭到国会反对,于1640年出亡法国。

保王党人很赏识霍布斯的观点。王政复辟后,受宠并获得年金。但在恢复天主教和排挤国教的宗教纷争中,他的《利维坦》被视为“无神论”异端而遭迫害。

霍布斯受当时机械论的影响,试图将机械论引入社会分析,提出了社会—国家学说。他说,设想一下,没有国家和社会的人的“自然状态”会是什么样?
第一,像一出生就被弃在荒野的孤儿,我们形单影只,只能自己管自己,处于“自保”状态。与之伴随的是我们的无助、凄凉和存在的野兽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恐惧;

第二,为了自求生存,我们餐风宿露,四处漂泊,靠有限的野果饱腹,而此时恰巧碰到许多和我们同样要靠着野果活命的人,因为自然资源稀缺,我们不得不像几条丧家的狗,为块骨头加入战斗,咬得你死我活。因为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在不断冲突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在随时会被伤害的不安全中朝不保夕。

人人为了自保而反对他人,带来了命运的不确定和心理的恐惧。有一天,一个钟表匠路过,对厮打的人群说道:“你们为什么不订个协议,将你们交给我,我会像钟摆一样让你们感到确定和安全,从此不用战争,不要为生命担心,而把你们有限的精力放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上。”

大家对这个提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订了契约。有的把权力交到一个(钟表匠)君主手上,有的交到几个钟表匠(议会)那里。而且,为了保证钟表匠有实力防止人们随意毁约,并且赋予他/他们强大的武力。于是,社会的钟摆——国家就这样产生了。

07
波普尔:如果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
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他的代表作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和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一样,波普尔对归纳法发出了质疑。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

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

因此,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凡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新的科学结论取代了旧结论之后,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于是,波普尔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出了科学的可贵性:科学知识不等于真理,科学知识只是猜想。
科学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被证伪,科学正是因为能够被不断证伪而不断发展。反之,那些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空话和伪科学,尽管可能永远也无法驳倒,却也永远没有任何用处。

惟有科学能够通过不断证伪而步步逼近真理,而科学家真正的使命也就在于努力去证伪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设法最终证实它,因为真理只能不断逼近,而不能最终达到。

08
爱因斯坦: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他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看来,这位科学伟人的一生,是在科学和宗教两大思想体系中度过的。无论如何,一种超然于智能生命的自然力,是可以被普遍感受到的。宗教把这种自然力的来源,归结于神;而科学,对此尚没有完美的回答。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会存在那些我们用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事情和现象。对于这些,我们除了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上帝不玩骰子,科学只能由那些彻头彻尾浸润了对真理和理解的追求的人们来创造。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对于一种可能性的坚信也属于这种领域;这种可能性就是,适用于存在世界的那些规律是理性的,即可以用理性来概括。

我不能设想一个没有这种深刻信念的真正科学家。”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西方,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笛卡儿、罗素、莱布尼茨、雅斯贝尔斯……

科学与宗教都肇始于人类探索宇宙及自身的冲动,但随着科学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在一些人的心中,它已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但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怀疑精神,它本身反对任何形式的崇拜,在科学面前,任何真理都是短暂的。科学和宗教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根拐杖,缺一不可。
09
康德: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1804年,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人生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这个著名诗句,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曾引起无数知识分子为之共鸣。但什么是自由呢?至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定论。

康德认为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行动。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用他的那句格言来说,就是: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0
黑格尔: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1831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会思想的芦苇,尽管很脆弱,但却因为有思想的能力,而统领于万物。对此,黑格尔是非常赞同的,他认为人是靠思想才站立起来的,而不是物质、武力或其他。

依黑格尔的意见,在最好的思维中,思想变得通畅无阻,水乳交融。真和假并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样,是判然分明的对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们能够认识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

通过思想,我们达到了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现实与理念的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