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银行降薪的,套用一句经典的地方流行语,「降薪的风吹到了银行
」。。。本来这几天挺热的,但在这么炎热的时候还能感受到降薪的「寒流」,实属不易。有的要么是全员降薪,要么是
公积金缩水,
绩效奖金被「打折」等等,总之,业绩好的时候不见加薪,业绩不好的时候,一律降薪,打工人愣是没捞着一点好处。
出现这种「寒意」也不算意外,毕竟
现在大多人更倾向于存钱,而不是贷款
,对买房的热情也不那么高,
作为银行的一大放贷来源的房地产又不景气。
导致银行手里攒了一大堆存款,却没人来借款。而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是投资和放贷,那现在贷不出去,自然就赚不了钱,也自然就付不起更高的存款利息了。结果就是,降薪的「寒流」席卷银行,炎炎夏日也能把打工人冻得瑟瑟发抖。
别的不说,
光是过去这一年时间里,
银行降息很是频繁,大大小小有了好几轮降息,
以前看到的 4% 以上的大额存单利率,再不济也有 3.35%。可这两年呢?大型银行普遍降息至 2%左右,到最近阶段,都开始进入 1% 时代了。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以前那个靠存款利息
躺赢
的时代跟你说再见了。
那你看,银行都赚不到钱,底下的员工还能指加薪指望赚钱么?几乎不
可能的。有人说,降薪还算是幸运的,因为还有更扎心的事情——有些中小银行直接玩儿完了。啥意思呢?主要还是日子不好过。今年上半年就有几十家中小银行「消失」的,要么被兼并重组,要么直接关门大吉。很多人对此可能无感,因为都是些小银行,但对于那些把钱存在这些银行的储户而言,那可太有感了。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前两年那会,河南村镇银行还出现暴雷情况,当时这事一出,引起很多讨论,
隔三差五上热搜
。
这事一出也直接导致了不少人
对银行信誉产生了质疑,同时也
给了很多人敲响警钟,存钱可以,但最好多做几手准备。比如存钱别选那些小银行,
优先选择人尽皆知的四大行,而即便是四大行,存款也不要超过 50 万。
因为一般来说,不
如果银行出问题,而储户这里边的存款金额只要是在 50 万之内就可全额获得赔偿,如果超过 50 万会存在一定的损失,会按照相应比例进行赔付。但至于
后续怎么赔付等流程,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
这点对我们这些见过很多暴雷案例,清楚当下不稳定情况的人来说容易理解。但对于小地方的长辈们,他们可能还不太重视。老一辈的人常觉得,甭管啥小银行,只要是银行就安全。你让他们把钱放在零钱通或余额宝,他们可能觉得还不如放在银行里放心。说白了还是因为受过去观念影响,他们觉得银行是最安全的。殊不知现在啥事都可能发生。一些地方银行就是利用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投资款,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你以为这是某种高息理财产品,但实际上你的钱可能压根没存进银行,而是被银行内部的人投入到某个基金或理财产品。也就是说,你以为存了银行,但实际上签的不是存款合同。这类情况在一些小地方的金融机构,比如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时常发生。
总之,我们现在包括以后不管是做事的心态还是一些观念都得不断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去更新改变了。真的不存在有什么事一成不变的,像前天提到说,
以前觉得房子肯定升值,炒房准没错,现在发现房子开始回归居住属性。以前觉得学历越高出来找工作越容易,现在发现多的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薪资一般的高学历人群。现在又比如银行这类事,
过去觉得存进银行的钱绝对安全,还能靠利息收入
躺赚
,但现在利率一降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