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omeet
Someet是一个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我们相信让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是好事儿。 你可以在这里自由发起、众创、查看、参与众多丰富有趣的线下活动,也可以找到靠谱伙伴、融入兴趣圈子。 欢迎关注Someet,共同参与和见证一代青年人的探索与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地龙潜力很足。-20241007101604 ·  19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华策影视/联瑞影业,社招校招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omeet

千万不要在晚上,单独走进这栋七十年代的老楼

Someet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6-10-09 21:09

正文

这是Someet「时空档案馆」的第 34 篇档案

在这里,我们用体验式报道的方式

为你讲述一个个独特的经历


社会主义大楼」是个带有时代特征的词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由政府统一修建并安排入住,类似于朝鲜现在的集体宿舍。三座社会主义大楼均于1960年左右修建好,在北京当时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各一座(宣武区因为本身经济能力较弱,没建成,故只有3座社会主义大楼),且各俱特色。在当时这三座「社会主义大楼」可谓是北京城里的摩天大楼,八九层的高度格外出挑,还是北京第一批安装民用电梯的住宅楼,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历史上「安化楼」的模样


三座「社会主义大楼」当中,现在只剩下两座还有住户居住,一座是位于白塔寺附近的「福绥境大楼」,但开发商已经开始腾空住户,整整8层楼中只剩下十余家住户。相比而言,位于广渠门内附近的「安化楼」则要低调很多,里面还有上百家住户。从马路上看,「安化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透过窗户你还能看到走动的人影、阳台的衣服、闪烁的电视。但当你走进这栋大楼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完全对称的外观设计是所有社会主义大楼的特征之一,几节台阶把你带上正门,进去之后你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空间氛围。几个据说是人民大会堂剩下的建筑材料做成的大柱子,让一楼的大厅挑高十分高。而整个社会主义大楼内的房间,挑高都有3米左右。


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小明同学」一路担任「导游」的角色,他的爷爷是「安化楼」的第一批住户,如今他也搬回这里,把留下来的房子改造成自己居住+工作室。他从小在这栋楼里长大,闻着公共厨房的菜香长大,对这栋楼里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变化都十分熟悉。


标题并不是吓唬你,「安化楼」虽然没有另一座有着「鬼八楼」之称的「福绥靖大楼」吓人,但也不少人曾在这里自杀。据一个有「灵异敏感体质」的参与者说,她在走到六楼的时候感觉很压抑,且手一直在不住颤抖。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用照片带你重游「社会主义大楼」之「安化楼」。



「这栋大楼的建筑材料都特别好,质量是跟人民大会堂一样的。外体墙的厚度有55公分,感觉导弹都打不透。想要装个空调,打孔得断三四条钻头。」



发起人「小明同学」在装修的时候测量「安化楼」的外墙厚度,50cm+


「安化楼」一楼中庭



这次活动,发起人「小明同学」专门把活动时间选在了晚上。「白天这栋楼看起来就和其他的居民楼一样,但晚上就不一样了」。晚上走进「安化楼」,由时间和灰尘带来的时间感你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为了能多走到一些地方,有时候需要钻过坏掉的木门、穿过全是蜘蛛网的缝隙。同时也为了不打扰到还在这里居住的居民,在楼道里的时候大家都保持安静,打开手电照路。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丝恐怖的氛围。




整个「安化楼」一共九层,由于整体建筑的设计是由下到上逐渐收缩的「类金字塔」状,越靠上整体空间越狭窄。这也造成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在最初入住的时候,级别越高的人居住越靠下层,而住在上层的则都是级别偏低的人家


楼道虽然宽敞,但常年堆放着各户的杂物,在这里没有太多公共空间的概念,过道成了这里住户的阳台(晾衣服)、车库(堆放自行车)、杂货间。这些东西以年计地堆放在这里,原本笔直的走廊被塑造成一个弯曲的迷宫。行进在其中你需要躲转腾挪,和那些可能年头比你都要大的家具擦肩而过。



大家感慨,下次想淘旧家具,根本不用去潘家园了,来这里就好了






「安化楼」里的公共厨房是个很有时代感的地方,那时所有住户家里都没有独立厨房,所有人做饭都需要到公共厨房。厨房的墙上则留下了不同年代的油渍痕迹,现在看起来,废弃的公共厨房犹如一个火灾现场,杂乱、油腻且味道难闻。但在当时,这里则是充满着饭菜香气和欢声笑语的幸福感来源。






楼道中,除了堆满了旧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现在住户的东西。与挤满灰尘的家具不同,这些物品充满了生命力。而由这些代表着生活气息的东西,你也可以一窥这家人的生活片段。





楼道中墙上贴满了小广告,但一些地方却写了些现在看来有趣的文字。有禁止吸烟的、有非典时期的公告,也有写给快递员的提示。无论字迹成熟或稚嫩,大家都相互称呼「同志」,浓浓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天台,是发起人「小明同学」最喜欢的地方。虽然「安化楼」早已不是当年的「摩天大楼」了,但这里的天台依然十分有趣。天台一部分被住户当做花园(或者说菜园更准确),而另一侧则紧邻马路,车水马龙从旁边穿梭而过,让身处在这栋建筑上的我们有些不真实感。在天台,你还能透过窗户看到亮着灯的住户家里的情况,他们房间的装修、他们看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日常。







结束这次活动,我们一行人走出「安化楼」,回头看的时候,一家家的窗户都是亮着的,看上去就是一户户普通的住家。楼里楼外两个世界,就好像进入了那个大门,就穿越回了七十年代一样。



感谢本次活动发起人「小明同学」,也欢迎大家来他位于「安化楼」的景观设计工作室做客



延伸阅读

关于另一座社会主义大楼——福绥靖大楼


之前Someet的活动还探访过位于白塔寺附近的「福绥靖大楼」,同样也是保留下来的社会主义大楼。「福绥境大楼」十分好找,其独特的Z字型在整个胡同丛生的地图上格外明显。




和「安化楼」外的灯火通明不同,「福绥靖大楼」已变成一座「鬼楼」,几乎已经没有人在里面居住了。而这座楼的8层,因为曾经有很多人在这里跳楼自杀,也有「鬼八楼」之称。



这栋大楼于2005年被查封,住户开始慢慢腾清,现在整栋大楼大概只剩下不足10户人家,所谓的「钉子户」。在一些楼道中还能看到,于2010年由住户联合起来抗议政府行为的告示。但住户还是陆续搬出,在楼道里到处贴满了「老兵搬家」等搬家公司的牛皮癣小广告。




这栋楼就像一个呼吸微弱的等死之人,几盏依然亮着的灯像勉强维持着它的生命迹象,但大势无法逆转。据说这栋楼在之后被规划为一个创意产业园,似乎多少人和炽热的资本正在等着这栋楼上最后一盏灯的熄灭,等待这栋楼自然死亡





图文_随易




你可能也对这些「深夜故事」感兴趣...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