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遇难的戈壁滩。摄影/徐阳
1960年的冬天,逃荒到新疆米兰农场的李中华,再一次选择逃亡。徒步穿越无人区,翻越3500米的阿尔金山,绕过罗布泊,最终丧生在青海大浪滩……
谷雨实验室第一期作品
《逃出罗布泊:一段饥饿年代的死亡之旅》
、
《
米兰往事:一个开荒城市的前世与今生》
由一具遗体开始,讲述了建国初期,发生在新疆米兰小镇一群开荒人的故事,揭秘了一个尘封已久的艰苦时代。文章中提到的李中华遗物一直备受关注,他从农场逃离时到底都带了哪些东西?
一个水壶,
两幅护目镜,N
封信件,
一团粉色的毛线,还有一把没有电池的手电筒……他为什么要从农场逃走,他有同伴吗,他要走向哪儿?这些我们不得而知。有的只是留下的这12件遗物。
李中华的12件遗物
摄影/车怡岑
01
12
护目镜。从李中华的遗体发现处,找到了这两幅护目镜。据米兰农场老人辨认,这不是核试验的护目镜,而只是当时民用的护目镜。但为什么会携带两幅,并且一副有损坏,这就不得而知了。
02
12
这是生产于广州的金鼎牌水壶,现已停产。水和粮食,是逃亡路上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03
12
手电筒。这支被发现的手电筒,而今看来也是比较崭新的。而手电筒里并没有发现电池。
04
12
一团粉色毛线。农场并不会发放这类物资,这应该是当时农场人员自己携带而来的。
05
12
宣传册。在这本宣传册上,可以看到当时毛主席和党的号召,号召退伍军人到更广阔的西部做贡献。当时的年青人,将它视若指引理想的明灯,随身携带。
06
12
洛阳日报。据米兰农场老人回忆,当时农场里人蛇混杂,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人口。这张报纸很可能是李中华从他人处获得,用于路上生火用的。
07
12
李中华信件。这是李中华遗物处发现的信件,大多保存完好,但由于风沙和时间的冲洗,只剩下来自父亲那一封信件的内容清晰可辨。其他的信件内容都已无法辨认。
08
12
写给邓光学的信。刚开始青海当地警方以为“邓光学”才是这具无名尸的名字,但后来才发现不是。而信封显示的地址是四川省仪陇县邮政局,邓光学很有可能是当时李中华的同乡伙伴。
09
12
信封。正是这个信封上面的地址和名字,成了确认李中华身世的唯一线索。
10
12
家书。这是父亲李崇山寄来的信,是李中华遗物中唯一一封可以清楚辨认字迹的信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李中华的逃亡路上,这封家书一直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撑。
11
12
帆布包。李中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已经风化,他的书信和部分遗物,就是装在这个包里被发现的。
12
12
一面小镜子。在李中华的遗物里,还发现一面简易的小镜子。据米兰农场的老人及其家人回忆,李中华相貌英俊。
李中华大事年表
1929年9月,出生。解放前后在家中布坊,织布、染布、卖布。
1951年1月,抗美援朝参军,同村参军的还包括向继然等。
1952年,负伤退伍,立二等功甲等。之后在当地武装部任职,参加民兵工作,同时务农,期间打过一只豹子。
1958年7月前后,家庭经济所迫,去贵州,参加成昆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停工后,到贵州桐梓县一个砖瓦厂打工。
1959年,从贵州搭乘邮车去新疆米兰农场。
1959年10月1日之后,在米兰农场收到父亲来信,诉说爷爷病重。
1960年秋天,从米兰农场出走。
1960年冬天,死于青海茫崖大浪滩。
2016年10月,捡石爱好者在青海茫崖大浪滩发现了李中华的遗骨。
此后,警方依据书信和户籍系统,找到李中华家属,经过DNA检测,确定李中华身份。
2017年1月1日,李中华的女婿杨庭吉(大女儿李菊兰的丈夫)和继子王家中来到花土沟,从警方手里领回了遗体和遗物。
2017年
1月9日,李中华的骨灰被安葬在故乡,四川巴中市龙背乡寸垭村。
投稿
给“谷雨故事”,
请发送文章至 [email protected]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罗布泊
|
远征军
|
对看
|
陆元敏
|
4平米
|
小卖店
九国监狱
|
南瓜花
|
红卫兵
|
关军
|
冲天
|
老北京
矿工
|
挖冬笋
|
海上火焰
|
赵涵漠
|
空巢老人
|
赶海人
父母爱情
|
野味
|
同母亲志
|
工人大学
|
祭祖
|
剪辑
潘庄
|
换肝
|
跨性别者
|
江阴弃女
|
太平洋大劫杀
工人大学
|
细菌战
|
王久良
|
南香红
|
韩磊
|
莫毅
同志
|
泰国妻子
|
越南新娘
|
人民广场
|
草根网红
高三
|
冷血
|
抑郁症
|
古村
|
厂区生活
|
后海八爷
三峡
|
缅甸
|
白银
|
丰都
|
唐山
|
汶川
|
黄土高原
矿井
|
童工
|
切尔诺贝利
|
欧洲难民潮
|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