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ai Leeyieng
又有哪位幸运儿来看我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Dai Leeyieng

戴好绿帽子,DC低效率一日游|白宫、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国会山

Dai Leeyieng  · 公众号  ·  · 2024-12-15 13: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早上9点多出发,坐Metro。

在机器上买票,想买一日不限量的,15.5,我给纸币,垃圾机器,送钱送到11块,机器死机了,把我钱吞了。工作人员给我写了单,让我打电话给公司要钱。然后我自己把smartrip加入到苹果钱包(约等于把羊城通加到电子钱包),然后扫码进站——我只是很久没有用公交卡了,想体验一下,哎。

等地铁的时候给smartrip打电话,人家周末休息。

看着就冷

出站啦,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车站⬆️

票价2.5元,哎😑

白宫那条中轴线望去(非白宫方向)

远远那个戴帽子的,叫国会山,我之前以为那个是白宫,我还以为走错了,地图不灵了。

白宫长这样,进去要card,他随机查票,我长得像没票的人,查了我🥲


身后是华盛顿纪念碑🪦

天很蓝

但是我急着上厕所,就没走近了,这一路全是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

我去了历史博物馆

人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厨房

华工修铁路😢

一位华人女性,勇敢地飘洋过海,这是她当时带的行李箱🧳⬆️

美国历史,也是移民史,移民推动历史,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这是加拿大移民哥率先完成横跨东西海岸的road-trip⬆️

绿皮书⬆️黑哥们的心酸史😢

上个世纪人家都流行房车旅行啦⬆️

汽车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形态,也带来了新的产业比如cabin,后来的汽车旅馆;我第一次感受到汽车旅馆是看《杯酒人生》,之后就是《绿皮书》;我前一周的road-trip其实并没有住汽车旅馆,我本来计划在Wamsutter住的,毕竟这个小镇只有200人,方圆开车两三个小时才有另一座小城,想想就有意思。结果车坏了,时间赶不上🤡 Day4-Day5: 仪表盘报警,take a rest

到了12点多,一楼的东西还没看完,就去负一楼吃他们的自助餐,这一份17块,refill 饮料5块多。


二楼讲的东西,我没有🤡


三楼⬇️

三楼有个展区展示他们丰富的文化影响力⬆️

我什么时候能当导演🚬,编剧也行,我把剧本写好交给谁🚬


太累了,我觉得我根本看不完,那些交互游戏模拟扮演,我模拟了一个做苦力的华工,在他需要作出人生抉择的时候给他选择,体力移民真的好难。

怎么没有城管⬆️


然后去了艺术馆

路过雕塑公园

没带口红出门,吃完饭都整个人都变得平面了。

这里有莫奈、梵高、高更等等等的真迹。我在新加坡已经去过一次莫奈专题了,我以为老大哥对此很chill,毕竟真迹在手,结果他们也搞,要排队,我身体吃不消了,就没去了。

绿帽子没戴好,头顶又是死亡光,又没口红🚬

整个人又瓜兮兮的。⬆️

——分割线——

下面是新加坡莫奈专题拍的⬇️ 新加坡之旅 8.1-8.4

拽吧,⬆️,一天之后我痛失墨镜🚬 在新加坡,拍了一张价值2000多元的照片

——分割线——

展品太多,真的是走马观花。DC又天黑得早,我到了一楼咖啡花园那里,点了一杯咖啡休息,脚痛。

之后又去选礼品给绫子和John,结果机器坏了,不能结帐,算了,买两盒巧克力表达一下心意就够了🙏

出门之后向国会山进军!好大的月亮!在左边,看到了吗?


我和大佬同学聊天,向他请教职业方面的问题,他回答得很耐心,我本来想多说几句,结果天气太冷了,手机电量直接从35%掉到15%,哎呀,我还想拍照呢!


这国外的月亮圆不圆?


已经出油了,哎😑

然后我一路找星巴克找充电插座,但是人越来越少,我不敢走了。就往回走,去了M记,也没看到插座。继续走,人好少,很怕,路过一个大堂,感觉像酒店(国会大厦假日酒店),我看到里面有电源就进去了。进去之后发现人家有充电bar,就像机场那种,我坐上去充到了60%才返去M记吃饭。


之后找那个Metro站入口也找了好久,路上好少人。他们那个入口要进一座大厦,再下楼,而那座大厦是黑的,灯都没有一个………


Metro逻辑和日本地铁逻辑差不多,多条线共用一条铁轨,所以要看清来的是哪条。

累死我了⬆️


anyway,明天返回了,safe travel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